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伏地
fú dì

【拼音】:fú dì

【注音】:ㄈㄨˊㄉ一ˋ

【结构】:伏(左右结构)地(左右结构)

【简体】:伏地

【繁体】:伏地

字义分解
伏地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方〉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儿ㄧ~面。伏地[fúdì]⒈〈方〉本地出产或土法制造的:伏地小米儿ㄧ伏地面。
引证解释
⒈俯伏在地上。引《汉书·淮南厉王传》:“追念辠过,恐惧伏地。”郭希仁《从戎纪略》:“定三部勒各学生,伏地放枪,中者数十人。”⒉方言。谓本地出产的或用土法制造的。例如:伏地小米儿;伏地面。
网络解释
伏地伏地,汉语词汇,释义为俯伏在地上。方言。
综合释义
本地所出的。如:「伏地小米儿。」用土法制造的如:「伏地面」。俯伏在地上。《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三国演义.第三零回》:「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
汉语大词典
(1).俯伏在地上。《汉书·淮南厉王传》:“追念罪过,恐惧伏地。”郭希仁《从戎纪略》:“定三部勒各学生,伏地放枪,中者数十人。”(2).方言。谓本地出产的或用土法制造的,如:伏地小米儿;伏地面。
国语辞典
本地所出的,如:「伏地小米儿。」伏地[fúdì]⒈本地所出的。例如:「伏地小米儿。」⒉用土法制造的。例如:「伏地面」。⒊俯伏在地上。引《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三国演义·第三〇回》:「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英语tolieprostrate法语resterprostré
辞典修订版
本地所出的,如:「伏地小米儿。」用土法制造的,如:「伏地面」。俯伏在地上。《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三国演义.第三零回》:「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
其他解释
俯伏地上。《汉书·淮南厉王传》:「追念皐过,恐惧伏地。」;《后汉书·朱晖传》:「皆惶迫伏地,莫敢动。」
伏地造句
1.并据第乌达特塔巴等伏地哀恳,叩头乞命,至於泣下。
2.众人见得此状哪还复敢赘言,一时之间纷纷俯身伏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3.赵广不及呼喝,左手伏地,右手施展巴山派第一快刀刀式,云天坡路,以右手作刀,急急向胸前抓去,欲要击开壶嘴。
4.一些好的混合训练包括蹲伏,提肩,晨练,弓步,伏地挺身,卧推,硬推,划船,拉单杠,等等。
5.王朗早设盛宴于堂内,急令军士大开城门迎之,孙策当先突入,二军后动,直上城楼,王朗视见满楼孙字大旗,慌忙伏地请罪,愿降。
6.方伏地陈说,忽妇媪环绕,哗笑曰“陈双何故跪拜其妻?”。
7.邓布利多在那些可怕的岁月里不遗余力地同伏地魔作斗争,并组建了一个叫凤凰社的组织来与食死徒较量。
8.如果你想要练胸肌,多作些伏地挺身就绝不会错了。
9.当然,小矮星彼得曾犹豫地建议伏地魔,他们可以找到其他巫师的血代替哈利作为重生的药引子之一,可能就是出自小矮星彼得对哈利的亏欠感。
10.伏地魔说:“那样更好。他必须爬山涉水走野路,那就好下手多了。”。
伏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