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集思广益jísī-guǎngyì。(1)集合思路和意见,可以收到更广大的效益。集思广益[jísīguǎngyì]⒈集合思路和意见,可以收到更广大的效益。英poolthewisdomofthemasses;bebenefittedbymutualdiscussion;drawuponallusefulopinions;makeuseofopinionsandaddtothewelfare;
基础解释
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引证解释
⒈谓集中众人智慧,博采有益的意见。引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明王夫之《宋论·英宗》:“集异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
综合释义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的意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汉语大词典
谓集中众人智慧,博采有益的意见。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明王夫之《宋论·英宗》:“集异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
国语辞典
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指汇集众人的智慧,以获得更广更大的效益。集思广益[jísīguǎngyì]⒈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指汇集众人的智慧,以获得更广更大的效益。引《老残游记·第三回》:「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近群策群力反独断专行孤行己见一意孤行成语解释集思广益
辞典修订版
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指汇集众人的智慧,以获得更广更大的效益。《老残游记.第三回》:「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辞典简编版
集合众人的见解,以获得更大的效益。语本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ㄩㄢˋ)属〉。 【造句】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这项复杂的计划终于有了初步的蓝图。
成语词典版
01.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02.宋.魏了翁〈跋晏元献公帖〉:「先朝一政一令必集思广益,孰复而后行之,其审重盖若此。」03.《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列传七.魏了翁》:「宜察时几而共天命,尊道揆而严法守,集思广益,汲汲图之,不犹愈于坐观事会,而听其势之所趋乎?」04.《老残游记.第三回》:「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05.《清史稿.卷一一三.选举志八》:「各督、抚当本集思广益之怀,行好恶同民之政,虚衷审察,惟善是从。」
其他释义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典故
三国时,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处理、决定蜀国的大小政事,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主持者。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但他并不因此居功自傲,常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杨是当时丞相府里负责文书事务的主簿官。他对诸葛亮亲自过问每一件事的作法提出了建议,他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之间分工应该不同。”他还举出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例子,就是成语集思广益的意思。劝诸葛亮不必亲自处理一切文书,少过问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该有所分工,自己应主抓军政大事。诸葛亮对于杨的劝告和关心很是感激,但他怕有负刘备所托,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后来杨病死,诸葛亮非常难过,哀悼不已。为了鼓励下属踊跃参与政事,诸葛亮特地写了一篇文告,号召文武百官、朝廷内外主动积极地发表政见,反复争议。这篇文告就是《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他在文中写道:“丞相府里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