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上将军
shàng jiāng jūn

【拼音】:shàng jiāng jūn

【繁体】:上將軍

【拼音】:shàng jiàng jūn

字义分解
上将军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全军主将。《老子·第三十一章》:「上将军处右。」;《史记·项羽本纪》:「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2.官名,起于汉,仅吕禄任之。唐则各衞置之,位在大将军上,宋因其制。金元为武臣散阶,明废。民国袁世凯时代设将军府,亦置是职,为府中最高级之军官,与上将别。参阅「将军」、「大将军」各条。唐、杜佑《通典·职官典·武官下·杂号将军》:「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唐、杜佑《通典·职官典·武官下·大将军》:「魏黄初中,又有上将军,以曹真为之。吴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明帝青龙三年,晋宣帝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其后又在三司上。自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至晋景帝为大将军,亦受非常之任。后以叔父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后,位次三司下。后复旧,在三司上。太康元年,琅琊王?迁大将军,复制在三司下。?薨,复如旧。冠绶佩服与大司马同。宋唯彭城王义康为之,章绶冠佩亦与晋同。齐以为赠。梁有之。陈以为赠。后魏、北齐为二大,与大司马同。后周建德四年,增置上大将军。隋并以为武散官,不理事。上大将军从二品,大将军正三品。大唐贞观二年九月敕:『六军先已各置统军一人。今十六卫宜各置上将军一人,秩从二品。其左右卫,及左金吾卫上将军俸料、随军人马等,并同六军统军。其诸衞上将军,次于统军支给。』。」;《唐书·百官志》:「左右衞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注:「贞元二年,初置十六衞上将军左右卫,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四人。」;《宋史·职官志》:「环衞官,左右金吾衞上将军,左右衞上将军,左右骁衞上将军,左右武衞上将军,左右屯衞上将军,左右衞官军衞上将军,左右监门衞上军将,左右千牛衞上将军,诸衞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衞官。」上将军[shàngjiàngjūn]⒈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官名。
基础解释
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官名。
引证解释
⒈ 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引:《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⒉ 官名。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仍之。金、元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废。⒈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引《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⒉官名。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仍之。金、元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废。
综合释义
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官名。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仍之。金、元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废。上将军[shàngjiāngjūn]全军主将。官名,起于汉,仅吕禄任之。《老子·第三十一章》:「上将军处右。」;《史记·项羽本纪》:「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唐则各衞置之,位在大将军上,宋因其制。金元为武臣散阶,明废。民国袁世凯时代设将军府,亦置是职,为府中最高级之军官,与上将别。参阅「将军」、「大将军」各条。唐、杜佑《通典·职官典·武官下·杂号将军》:「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唐、杜佑《通典·职官典·武官下·大将军》:「魏黄初中,又有上将军,以曹真为之。吴亦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明帝青龙三年,晋宣帝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其后又在三司上。自汉东京,大将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至晋景帝为大将军,亦受非常之任。后以叔父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后,位次三司下。后复旧,在三司上。太康元年,琅琊王?迁大将军,复制在三司下。?薨,复如旧。冠绶佩服与大司马同。宋唯彭城王义康为之,章绶冠佩亦与晋同。齐以为赠。梁有之。陈以为赠。后魏、北齐为二大,与大司马同。后周建德四年,增置上大将军。隋并以为武散官,不理事。上大将军从二品,大将军正三品。大唐贞观二年九月敕:『六军先已各置统军一人。今十六卫宜各置上将军一人,秩从二品。其左右卫,及左金吾卫上将军俸料、随军人马等,并同六军统军。其诸衞上将军,次于统军支给。』。」;《唐书·百官志》:「左右衞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注:「贞元二年,初置十六衞上将军左右卫,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四人。」;《宋史·职官志》:「环衞官,左右金吾衞上将军,左右衞上将军,左右骁衞上将军,左右武衞上将军,左右屯衞上将军,左右衞官军衞上将军,左右监门衞上军将,左右千牛衞上将军,诸衞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衞官。」
汉语大词典
(1).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2).官名。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仍之。金、元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废。
其他释义
1.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2.官名。汉以吕禄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仍之。金﹑元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废。
上将军造句
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况且我们楚兵新近失败,楚王坐不安席,集中全国之兵交予上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3.破例入席的是武成王黄飞虎、御林将军殷破败、左上将军鲁雄、和右上将军雷开,四位陪同朝觐的数路诸侯,皆阁前远处就坐。
4.只不过此子寅时见卯,命犯桃花!呵呵,可拜上将军者,美人绕膝,无他枭雄也!沈万邦摇头一笑,不置可否。
5.而那个使他毙命的金国将领,正是完颜亮——他因此被封为奉国上将军,那年,他十八岁。
6.朝廷前几日已下旨,特敕封杨晓峰为楚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汴京南路行军大元帅、龙虎上将军等一串头衔。
7.一路上将军一直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刺激着队伍走出了沙漠。
8.马架看上去神骏异常,忽的马上将军一个提手,拉住了缰绳,一个轻灵的翻身跃下马来。
9.夫贵太妃,诞育名门,柱国上将军齐不迟公后也,幼承庭训而见爱于昭成后,鞠养宫中,乾元元年以端贵嫔入,先于诸妃侍皇考。
10.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可以为上将军
上将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