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了了liǎoliǎo。(1)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了了[liǎoliǎo]⒈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例不甚了了。心中了了。勾画了了。——明·魏学洢《核舟记》英knowclearly;understand;
基础解释
(书)(形)①明白;清楚:不甚~。②懂事;聪明:小时~,大未必佳。
引证解释
⒈聪慧;通晓事理。引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彭城王义康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清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⒉明白;清楚。引晋张华《博物志》卷二:“有发前汉时冢者,人犹活……问汉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巴金《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⒊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引《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於头。故以名之也。”按,毕沅疏:“了,今本譌作丫。”
网络解释
了了(汉语词语)了了,指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语出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
综合释义
聪慧;通晓事理。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彭城王义康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清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明白;清楚。晋张华《博物志》卷二:“有发前汉时冢者,人犹活……问汉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巴金《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於头。故以名之也。”按,毕沅疏:“了,今本譌作丫。”
汉语大词典
(1).聪慧;通晓事理。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清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2).明白;清楚。晋张华《博物志》卷二:“有发前汉时冢者,人犹活……问汉时宫中事,说之了了,皆有次序。”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巴金《关于长生塔》:“朋友来信说,他读这本书,不很了了,拿给孩子读,孩子也说不懂。”(3).拍打谷物用的一种农具。《释名·释用器》:“枷……或曰了了,以杖转于头。故以名之也。”按,毕沅疏:“了,今本讹作丫。”
国语辞典
聪明慧黠,如:「不甚了了」。了了[liǎoliǎo]⒈聪明慧黠。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⒉明白、清楚。引唐·李白〈秋浦歌〉:「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例如:「不甚了了」。近明晰⒊清理。例如:「了了亏空。」⒋语尾助词。有非常之意。例如:「白了了」。英语torealizeclearly,tosettleamatter,togetitoverwith法语réaliserclairement,réglerunequestion,enfiniravec
辞典修订版
聪明慧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明白、清楚,如:「不甚了了」。唐.李白〈秋浦歌〉:「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清理,如:「了了亏空。」语尾助词。有非常之意,如:「白了了」。
辞典简编版
聪明慧黠。 【造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明白、清楚。 【造句】不甚了了
其他释义
〈书〉明白;懂得:心中~ㄧ不甚~。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