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邹鲁
zōu lǔ

【拼音】:zōu lǔ

【注音】:ㄗㄡㄌㄨˇ

【结构】:邹(左右结构)鲁(上下结构)

【繁体】:鄒魯

字义分解
邹鲁的解释
词语解释
1.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2.借指孔孟。3.邹国、鲁国的并称。邹鲁[zōulǔ]⒈邹国、鲁国的并称。《庄子·天地》:“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⒉借指孔孟。
引证解释
⒈邹国、鲁国的并称。引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⒉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引清钱谦益《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邹鲁之遗教,作江汉之名儒。”⒊借指孔孟。
网络解释
邹鲁(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邹鲁(1885—1954),原名邹澄生,广东省大埔县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
综合释义
邹国、鲁国的并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清钱谦益《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邹鲁之遗教,作江汉之名儒。”借指孔孟。
汉语大词典
(1).邹国、鲁国的并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2).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清钱谦益《河南河南府永宁县知县孙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邹鲁之遗教,作江汉之名儒。”(3).借指孔孟。
国语辞典
孔子为鲁人,孟子为邹人,故称文教鼎盛的地方为「邹鲁」。邹鲁[zōulǔ]⒈孔子为鲁人,孟子为邹人,故称文教鼎盛的地方为「邹鲁」。引《庄子·天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⒉人名。(西元1885~1954)​原名澄生,字海滨,广东大埔人。清末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历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著有廿九国游记、中国国民党史稿、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邹鲁文存等。
其他释义
1.邹国﹑鲁国的并称。《庄子.天地》:'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2.借指孔孟。
邹鲁造句
1.在从“蛮荒瘴疠之地”向“海滨邹鲁”转变的过程中,唐、五代福建士子为福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3.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文风日炽,书风盈巷,历史上有过科甲相望、簪缨世族的盛况,当代也是英才辈出。
4.诚意正心,阐邹鲁之实学;主敬穷理,绍濂洛之真传。
5.在岛上还没有其他人出现的时候缙绅先生春秋时邹鲁之士别称。
6.你想一想就明白,邹鲁亲手创办的中大石牌新校区占地一万两千多亩,还不包括林场在内,基建费用达六七百万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数字。
7.邹鲁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筹备建设中大石牌永久校址。
8.到广州后,邹鲁带着他面谒陈炯明。
9.行走在揭阳旧城的街道巷陌,仿佛穿越八百余年人文时空,尽览海滨邹鲁、文物之邦的流韵风采。
邹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