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百二
bǎi èr

【拼音】:bǎi èr

【注音】:ㄅㄞˇㄦˋ

【结构】:百(上下结构)二(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百二的解释
词语解释
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犹言一百挂零。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百二[bǎièr]⒈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⒉犹言一百挂零。⒊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
引证解释
⒈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引《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駰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司马贞索隐引虞喜曰:“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晋张载《剑阁铭》:“秦得百二,并吞诸侯。”《周书·贺兰祥传》:“固则神皋西岳,险则百二犹在。”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词:“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説!对山河百二,泪沾襟血。”清张尚瑗《仙霞关》诗:“兹岂小巫怯百二,偏隅冷落箐篁中。”⒉犹言一百挂零。引《晋书·王敦传赞》:“弼成王度,光佐中兴,卜世延百二之期,论都创三分之业,此功固不细也。”唐许浑《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闕,三千宫女下龙舟。”⒊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凡文集胜篇,不盈十一;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网络解释
百二《汉语大词典》释云:百二: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
汉语大词典
(1).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司马贞索隐引虞喜曰:“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晋张载《剑阁铭》:“秦得百二,并吞诸侯。”《周书·贺兰祥传》:“固则神皋西岳,险则百二犹在。”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词:“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沾襟血。”清张尚瑗《仙霞关》诗:“兹岂小巫怯百二,偏隅冷落箐篁中。”(2).犹言一百挂零。《晋书·王敦传赞》:“弼成王度,光佐中兴,卜世延百二之期,论都创三分之业,此功固不细也。”唐许浑《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3).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隐秀》:“凡文集胜篇,不盈十一;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其他释义
1.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2.犹言一百挂零。3.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
百二造句
1.绍兴四年十二月小余七千六百八十,太史不进,故十一月小尽;今年五月小余七千一百八十,少三百二十,乃为进朔,四月大尽。
2.被射出的白羽箭,端端正正地插在了一百二十米开外的箭靶中心上,根本连丝毫的偏差都没有。
3.第二百二十一章,杨戬宣旨,白龙喝骂。
4.唐室衰没五季迭兴,时五十余年更易八姓,宇具分莫之能一,至我朝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二十八,及传至太宗天下平定。
5.物资部在大周法器商店和拍卖部也都有设点,鉴于手中的长矛材料特殊,不知是何物,周城将一百二十多根长矛全部出售,一百一十个戊土精元留下自己使用。
6.今有雏鹰初展双翅,日后扶摇万里能否?第二百二十九章。
7.第二百二十五章——震摇六合天地倾。
8.鹰击长空剑光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9.宣德门前至南薰门长达十里、宽为二百二十步的大街,不仅是帝王銮驾、卤簿出入、诸国使者晋见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大宋王朝繁华强盛的象征。
10.这写字间售价是二百二十万港币,可以面议。
百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