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传记
zhuàn jì

【拼音】:zhuàn jì

【注音】:ㄓㄨㄢˋㄐ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传(左右结构)记(左右结构)

【简体】:传记

【繁体】:傳記

字义分解
传记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传记zhuànjì。1.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2.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传记[zhuànjì]⒈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英biography;⒉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例传记类著作领域。
引证解释
⒈经书的注释。引《汉书·元后传》:“‘五经’传记,师所诵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下》:“传记有古今文,今文流别有数家,一家之中,又自为参错;古文準是。”⒉泛指记载的文字。引《汉书·东方朔传》:“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宋张淏《云谷杂记》卷四:“秦汉以前,箭矢已通称,魏晋以下,见於传记,不可具纪。”⒊文体名。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引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济颠化缘疏》:“﹝济颠﹞至今相传之事甚众,有传记一本流于世。”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纪传,记志,总曰传记之属。”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我对他生平的事迹听得很多,早就想给他写一篇传记。”
网络解释
传记传记,文体名。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综合释义
经书的注释。《汉书·元后传》:“‘五经’传记,师所诵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下》:“传记有古今文,今文流别有数家,一家之中,又自为参错;古文準是。”泛指记载的文字。《汉书·东方朔传》:“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宋张淏《云谷杂记》卷四:“秦汉以前,箭矢已通称,魏晋以下,见於传记,不可具纪。”文体名。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济颠化缘疏》:“﹝济颠﹞至今相传之事甚众,有传记一本流于世。”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纪传,记志,总曰传记之属。”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我对他生平的事迹听得很多,早就想给他写一篇传记。”
汉语大词典
(1).经书的注释。《汉书·元后传》:“‘五经’传记,师所诵说。”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下》:“传记有古今文,今文流别有数家,一家之中,又自为参错;古文准是。”(2).泛指记载的文字。《汉书·东方朔传》:“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宋张淏《云谷杂记》卷四:“秦汉以前,箭矢已通称,魏晋以下,见于传记,不可具纪。”(3).文体名。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济颠化缘疏》:“﹝济颠﹞至今相传之事甚众,有传记一本流于世。”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析言纪传,记志,总曰传记之属。”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我对他生平的事迹听得很多,早就想给他写一篇传记。”
国语辞典
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传记[zhuànjì]⒈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辞典简编版
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作品。 【造句】多读伟人传记有励志的作用。
其他解释
1.通谓记载之文字,别于口说而言。《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其他释义
1.经书的注释。2.泛指记载的文字。3.文体名。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传记造句
1.家乡是一首歌,鸟儿为它填词,微风为它谱曲;家乡是一首诗,青山为它题序,绿水为它营造和谐的韵律;家乡是一篇童话,动物们为它传记,小草为它写剧本。家乡,家乡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
2.读烈士传记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
3.写传记也要详略得当,有简有繁,不要一律长篇累牍。
4.我感觉还是由故事引发的一句感言比较能激励一个人额,有空的话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吧,呵呵。
5.恬静清幽的散文,独领风骚的名人传记,神秘莫测的科幻小说,幽默活泼的外国名著,都是我夜深人静的独爱。
6.在专心致志的看一本人物传记,里面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他也被主人公那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
7.为了帮孩子树立理想,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引导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并撰写心得体会,让孩子汲取名人的精神力量,渐渐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8.与其说阅读名着作者传记是为了借鉴成功之路,毋宁说是人类的天生猎奇和窥视癖好。至于不出着作的知名历史人物的传记,你当真相信?权当人生游戏阅读消遣吧。
9.依据苏埃托尼乌斯所写奥古斯都和尼禄的传记,讨论这命题和苏埃托尼乌斯作为一个超然客观学者的相关看法。
10.同时,作为一种多做于亲故之手的传记文学,它又具有可靠、详实的一面。
传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