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逋债
bū zhài

【拼音】:bū zhài

【注音】:ㄅㄨㄓㄞˋ

【结构】:逋(半包围结构)债(左右结构)

【繁体】:逋債

字义分解
逋债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逋责'。2.犹欠债。
基础解释
亦作/'逋责/',见/'逋债/'。犹欠债。
引证解释
⒈亦作“逋责”。犹欠债。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更拜太傅,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宋书·文帝纪》:“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唐刘禹锡《谢受恩放先贷斛斗表》:“殊私忽降,逋责涤除。”明刘元卿《贤奕编·观物》:“金陵閭右子,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清昭槤《啸亭杂录·烟兰小谱》:“有宗臣某,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
网络解释
逋债释义
综合释义
亦作“逋责”。犹欠债。《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更拜太傅,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宋书·文帝纪》:“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唐刘禹锡《谢受恩放先贷斛斗表》:“殊私忽降,逋责涤除。”明刘元卿《贤奕编·观物》:“金陵閭右子,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清昭槤《啸亭杂录·烟兰小谱》:“有宗臣某,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
网友释义
būzhàiㄅㄨㄓㄞˋ逋债亦作“逋责”。犹欠债。《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更拜太傅,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宋书·文帝纪》:“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唐刘禹锡《谢受恩放先贷斛斗表》:“殊私忽降,逋责涤除。”明刘元卿《贤奕编·观物》:“金陵闾右子,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清昭连《啸亭杂录·烟兰小谱》:“有宗臣某,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
汉语大词典
亦作“逋责”。犹欠债。《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宋书·文帝纪》:“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唐刘禹锡《谢受恩放先贷斛斗表》:“殊私忽降,逋责涤除。”明刘元卿《贤奕编·观物》:“金陵闾右子,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清昭梿《啸亭杂录·烟兰小谱》:“有宗臣某,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
逋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