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杯水车薪bēishuǐ-chēxīn。(1)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基础解释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引证解释
⒈亦作“杯水舆薪”。引《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清史致谔《同治二年二月廿三日禀左宗棠》:“其海关常税月只二三千金不等,本属杯水车薪,无益於用。”沙汀《代理县长》:“一天平均拿十五个人计算吧!一个人五角,五得五,五五二块五。老科长叹息道:‘杯水车薪呵!’”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
综合释义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有新债未动毫分的,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之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四回
网友释义
杯水车薪(bēishuǐchēxīn):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自《孟子·告子上》。
汉语大词典
《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后因以“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清史致谔《同治二年二月廿三日禀左宗棠》:“其海关常税月只二三千金不等,本属杯水车薪,无益于用。”沙汀《代理县长》:“一天平均拿十五个人计算吧!一个人五角,五得五,五五二块五。老科长叹息道:‘杯水车薪呵!’”亦作“杯水舆薪”。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杯水舆薪,势且莫抗。”
国语辞典
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语本《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比喻无济于事。《镜花缘.第一○回》:「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也作「杯水舆薪」。
辞典修订版
以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起的火。语本《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比喻无济于事。《镜花缘.第一零回》:「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也作「杯水舆薪」。
辞典简编版
一车子的柴薪着火,只用一杯水去救。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语本《孟子.告子上》。 【造句】环保工作需要全民的配合,单靠政府的力量,就如杯水车薪,是起不了作用的。
成语词典版
01.明.徐光启《徐光启集.卷六.守城制器疏稿.闻风愤激直献刍荛疏》:「且寥寥数人,仅挟数器,杯水车薪,何济于事?」02.《歧路灯.第七四回》:「总因绍闻负欠已多,有找过息的,有还一半的,有本息已完微有拖欠的,有新债未动毫分的。二百五十两,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杯水车薪之状。」03.《镜花缘.第一零回》:「其恶过重,就是平日有些小小灵光,陡然大恶包身,就如杯水车薪一般,那里抵得住!」
其他释义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典故
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但丝毫不起作用,火越来越大,最后柴车化为了灰烬。
出处
《孟子·告子》:“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