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幡舞
fān wǔ

【拼音】:fān wǔ

【注音】:ㄈㄢㄨˇ

【结构】:幡(左右结构)舞(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幡舞的解释
词语解释
晋代舞名。幡舞[fānwǔ]⒈晋代舞名。
引证解释
⒈晋代舞名。引《宋书·乐志一》:“晋《鞞舞哥(歌)》亦五篇,又《鐸舞哥(歌)》一篇,《幡舞哥(歌)》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於元会。今《幡》《鼓》哥(歌)词犹存,舞并闕。”《说郛》卷一二〇引宋乐史《柘枝谱》:“汉则《巴渝舞》、《女舞》,晋则《白紵舞》、《幡舞》、《扇舞》,唐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网络解释
幡舞晋代舞名。《宋书·乐志一》:“晋《鞞舞哥(歌)》亦五篇,又《铎舞哥(歌)》一篇,《幡舞哥(歌)》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於元会。今《幡》《鼓》哥(歌)词犹存,舞并阙。”《说郛》卷一二○引宋乐史《柘枝谱》:“汉则《巴渝舞》、《女舞》,晋则《白紵舞》、《幡舞》、《扇舞》,唐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网友释义
幡舞,汉语词语,拼音是fānwǔ,意思是晋代舞名。
汉语大词典
晋代舞名。《宋书·乐志一》:“晋《鞞舞哥(歌)》亦五篇,又《铎舞哥(歌)》一篇,《幡舞哥(歌)》一篇,《鼓舞伎》六曲,并陈于元会。今《幡》《鼓》哥(歌)词犹存,舞并阙。”《说郛》卷一二○引宋乐史《柘枝谱》:“汉则《巴渝舞》、《女舞》,晋则《白纻舞》、《幡舞》、《扇舞》,唐则《霓裳舞》,视《柘枝》舞态、曲调各有攸胜。”
其他释义
1.晋代舞名。
幡舞造句
1.中幡、舞狮、武吵子、小车会等十多个入选市级和大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会项目,都有各自的表演队前来。
2.耍叉、五虎、高跷、中幡、舞狮、双石、掷子、杠子、花坛、大镲、扛箱、天平、挎鼓等悉数亮相,显示了老北京武会的传承,再现北京人的传统文化记忆。
3.高跷、中幡、舞狮、双石、掷子、杠子、花坛、大镲、扛箱、天平、挎鼓等悉数亮相,显示了老北京武会的传承,再现北京人的传统文化记忆。
4.五虎、高跷、中幡、舞狮、双石、掷子、杠子、花坛、大镲、扛箱、天平、挎鼓等悉数亮相,显示了老北京武会的传承,再现北京人的传统文化记忆。
5.耍叉、五虎、高跷、中幡、舞狮、双石、掷子、杠子、花坛、大镲、扛箱、天平、挎鼓等悉数亮相,显示了老北京武会的传承,再现北京人的传统文化记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6.高跷、中幡、舞狮、双石、掷子、杠子、花坛、大镲、扛箱、天平、挎鼓等悉数亮相,显示了老北京武会的传承,再现北京人的传统文化记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幡舞造句)
幡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