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1)将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⒈将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英letthetigerreturntothemountain;causecalamityforthefuture;
基础解释
把老虎放回山上去。比喻把敌人放回巢穴,留下祸根。也说放虎归山。
引证解释
⒈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强的敌人,留下祸根。引《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曹禺《王昭君》第四幕:“放了单于,就是纵虎归山,以后难制。”
综合释义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网友释义
纵虎归山,汉语成语。拼音:zònghǔguīshān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汉语大词典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强的敌人,留下祸根。《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曹禺《王昭君》第四幕:“放了单于,就是纵虎归山,以后难制。”
国语辞典
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也作「放虎归山」。纵虎归山[zònghǔguīshān]⒈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也作「放虎归山」。引《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成语解释纵虎归山
辞典修订版
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也作「放虎归山」。
辞典简编版
比喻放走敌人,后患无穷。 【造句】当初他因一念之仁而纵虎归山,竟酿成今日如此严重的后患。
成语词典版
01.《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程昱曰:『昔刘备为豫州牧时,某等请杀之,丞相不听;今日又与之兵: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02.《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曹操下令军中曰:『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众将可努力向前。』」03.《八旗通志.卷一九九.人物志.大臣传.杨文乾》:「孔毓珣于缉捕盗贼甚为尽力,彼擒之,汝纵之,恐汝难当此论。纵虎归山,岂为仁政?此等作为,非积阴功,乃大坏德行事也。」04.《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一三上.毛文铨奏摺》清.世宗批语:「此案断不可宽纵,俾罪类漏脱,贻害良民。……此等纵虎归山之假仁慈,胸中万万存不得,但以严而不枉为要。」
其他释义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
《三国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