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被发入山
bèi fā rù shān

【拼音】:bèi fā rù shān

【注音】:ㄆ一ㄈㄚˋㄖㄨˋㄕㄢ

【词性】:成语。

【繁体】:被髮入山

字义分解
被发入山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归隐。被发入山[bèifārùshān]⒈谓归隐。
引证解释
⒈谓归隐。引《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吴欲取蜀”裴松之注引晋袁晔《献帝春秋》:“﹝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明陈恂《馀庵杂录》卷上:“若草庐则既为宋人,且试乡校,为宋贡士矣,即不死,亦当被髮入山,而奈何其膺程鉅夫之荐也?”
综合释义
谓归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吴欲取蜀”裴松之注引晋袁晔《献帝春秋》:“﹝備﹞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明陈恂《馀庵杂录》卷上:“若草廬則既爲宋人,且試鄉校,爲宋貢士矣,即不死,亦當被髮入山,而奈何其膺程鉅夫之薦也?”
网友释义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献帝春秋》:“[刘]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汉语大词典
谓归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吴欲取蜀”裴松之注引晋袁晔《献帝春秋》:“﹝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明陈恂《馀庵杂录》卷上:“若草庐则既为宋人,且试乡校,为宋贡士矣,即不死,亦当被发入山,而奈何其膺程钜夫之荐也?”
国语辞典
离开世俗而隐居,不问人事。被发入山[pīfǎrùshān]⒈离开世俗而隐居,不问人事。引《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成语解释被发入山
其他释义
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被发入山造句
1.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被发入山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