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义理
yì lǐ

【拼音】:yì lǐ

【注音】:一ˋㄌ一ˇ

【结构】:义(独体结构)理(左右结构)

【简体】:义理

【繁体】:義理

字义分解
义理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义理yìlǐ。(1)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义理[yìlǐ]⒈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例以义理咨访。——清·刘开《问说》英argumentation;
基础解释
(名)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剖析~。
引证解释
⒈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引《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⒉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引《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序》:“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⒊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引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復不得,於閒暇有时得。”《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⒋文辞的思想内容。引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於差美。方之於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⒌犹道理。引宋苏轼《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水浒传》第三六回:“赵家那廝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郭沫若《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网络解释
义理义理,汉语词汇。
释义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4、文辞相关。5、犹道理
综合释义
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序》:“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復不得,於閒暇有时得。”《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文辞的思想内容。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於差美。方之於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犹道理。宋苏轼《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水浒传》第三六回:“赵家那廝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郭沫若《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网友释义
义理,汉语词汇。拼音:yìlǐ,释义: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4、文辞相关。5、犹道理
汉语大词典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序》:“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有急求义理复不得,于閒暇有时得。”《二程遗书》卷十八:“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记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即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4).文辞的思想内容。晋葛洪《抱朴子·钧世》:“今诗与古诗,俱有义理,而盈于差美。方之于士,并有德行,而一人偏长艺文,不可谓一例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夸。”(5).犹道理。宋苏轼《与章子厚书》:“追思所犯,真无义理。”《水浒传》第三六回:“赵家那厮是个刁徒,如今暴得做个都头,知道甚么义理?”郭沫若《鸡之归去来》:“那H老板娘是讲义理的人。”
国语辞典
微言大义之理,如:「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义理[yìlǐ]⒈微言大义之理。例如:「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⒉道德公理。引《淮南子·泰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⒊内容、意义。引《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辞典修订版
微言大义之理,如:「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道德公理。《淮南子.泰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内容、意义。《西游记.第二回》:「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辞典简编版
道义公理。 【造句】他的话合乎义理,令人折服。内容、意义。 【造句】这篇文章义理明晰,颇能彰显儒学宗旨。微言大义之理。 【造句】清末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三者相互为用。
其他释义
1.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2.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3.称宋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4.文辞的思想内容。5.犹道理。
义理造句
1.我喜爱这本书的小巧玲珑、义理丰富、精简流畅、格调高雅。它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可以澄清人们内心的郁结焦虑;不但使人睁开他的眼,也能拓展人们的胸襟。
2.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原理博爱的时代,乌托邦价值在于建立某个社会和社会主义理想国的连接。
3.他呼吁侦查单位应该继续追查林正伟的枪支来源以及枪击对象,“若相关疑点未能厘清,甚且变成历史悬案,则不啻为对所揭橥之公平正义理念最大的讽刺!”。
4.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大潮的兴起,原先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语言”的范围已扩展到带有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
5.后殖民主义理论让中国当代文论界感到一种困惑。中国文论对解除西方话语霸权扬眉吐气,这是中国文学理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契机。
6.三种人生态度:悲观主义、职业主义、理想主义。君子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7.堂堂圣人弟子,岂可弃文就武,与武弁同流?纵然科举之路暂时阻断,我辈也应潜心研读,以求义理!
8.遵循圣杯之倚托,服从此之义理、此之真意而回应。
9.根据时间、译本、文献以及佛教义理,吕澂得出上述三系禅宗均是误译、谬传的“本觉”思想而且严重背离“本寂”之说。
10.民族主义理论多有悖理,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定的。
义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