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七国
qī guó

【拼音】:qī guó

【注音】:ㄑ一ㄍㄨㄛˊ

【结构】:七(独体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简体】:七国

【繁体】:七國

字义分解
七国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基础解释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引证解释
⒈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引《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春秋则二百餘国,战国为七国。”⒉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引《史记·袁盎晁错传列》:“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滎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晋潘岳《西征赋》:“成七国之称乱,飜助逆以诛错。”
网络解释
七国(历史)七国,指战国七雄。春秋末期,韩赵魏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持续时间是前403年—前221年。
综合释义
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春秋则二百餘国,战国为七国。”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滎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晋潘岳《西征赋》:“成七国之称乱,飜助逆以诛错。”七国[qīguó]战国时之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
汉语大词典
(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春秋则二百馀国,战国为七国。”(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史记·袁盎晁错传列》:“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太慰帅师,甫下荥阳,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晋潘岳《西征赋》:“成七国之称乱,翻助逆以诛错。”
国语辞典
战国时之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辞典修订版
战国时之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
七国造句
1.中国代表团收到了秘书处印发的、七十七国集团提出的,题为“粮食问题”的决议草案。
2.五百年前的天下,正值七国争霸,大国之间征战不休,烽火连年,苍茫大地上血流成河,积骨如山,史称战国时代。
3.庞大的历史背景,涉及封神之战、七国争霸、焚书坑儒、楚汉相争、三国、西游等剧情,剧情通畅,贯穿古今。
4.当时,燕居七国的东北部,国力甚强,版图较大。
5.日本前财务大臣在不久前七国集团会议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昏昏欲睡、语无伦次,看过他这段录像的日本人现在可以在一款新的手机游戏中让他保持清醒了。
6.本周五,在一份题为“与日本人员团结一致”的声明中,七国集团表示他们将“共同对外汇市场进行联手干预”。
7.现今世道,战祸连连,华夏七国连年兵灾,流血漂橹。
8.总的来看,协调和团结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主流,但是相互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这是因为西方七国在进行国际协调时,客观上存在不同的国家利益。
9.巴黎七国首脑会议要制裁中国,这意味着他们自认为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对不听他们话的国家和人民进行制裁。
10.看看史书上记载的吴楚七国之乱最后的结果,晁错被杀,叛乱的七个强大诸侯国王部被消灭,强烈反对梁王成为储君的窦婴赋闲在家的小官一跃成为当朝太尉。
七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