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尺简
chǐ jiǎn

【拼音】:chǐ jiǎn

【注音】:ㄔˇㄐ一ㄢˇ

【结构】:尺(独体结构)简(上下结构)

【简体】:尺简

【繁体】:尺簡

字义分解
尺简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2.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尺简[chǐjiǎn]⒈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⒉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基础解释
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引证解释
⒈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引《尸子》卷上:“明王之道易行也……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南朝梁徐勉《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畧,虽写以尺简,而终闕平奏。”⒉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引《新唐书·艺文志序》:“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尺简无存。”
网络解释
尺简尺简,即为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也有极少量的简策的意思。
综合释义
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尸子》卷上:“明王之道易行也……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南朝梁徐勉《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畧,虽写以尺简,而终闕平奏。”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新唐书·艺文志序》:“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尺简无存。”尺简[chǐjiǎn]书信。南朝梁.徐勉〈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余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也称为「尺牍」。简策。《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
汉语大词典
(1).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尸子》卷上:“明王之道易行也……书之不盈尺简,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南朝梁徐勉《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2).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新唐书·艺文志序》:“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尺简无存。”
国语辞典
书信。尺简[chǐjiǎn]⒈书信。引南朝梁·徐勉〈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余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⒉简策。引《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
辞典修订版
书信。南朝梁.徐勉〈上修五礼表〉:「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余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也称为「尺牍」。简策。《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黄巢干纪,再陷两京,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
近反义词
尺简造句
1.黄巢起义失败后,无赖出身的朱温挟持皇帝迁都,将长安夷为平地,致“向时遗籍,尺简无存”。
2.猎西陵从钱尺简简单单的话语里,便能猜测一二。[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尺简造句]
3.猎西陵从钱尺简简单单的话语里,便能猜测一二。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尺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