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外敌
wài dí

【拼音】:wài dí

【注音】:ㄨㄞˋㄉ一ˊ

【词性】:名词。

【结构】:外(左右结构)敌(左右结构)

【简体】:外敌

【繁体】:外敵

字义分解
外敌的解释
词语解释
外敌wàidí。(1)外部的敌人。外敌[wàidí]⒈外部的敌人。英foreignenemy;
基础解释
外部的敌人
引证解释
⒈外来的敌人。引《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汉贾谊《新书·忧民》:“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
网络解释
外敌外敌是汉语词汇,拼音wàidí,出自《战国策·燕策一》。
综合释义
外来的敌人。《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汉贾谊《新书·忧民》:“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外敌[wàidí]由外入侵的敌人。《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网友释义
外敌是汉语词汇,拼音wàidí,出自《战国策·燕策一》。
汉语大词典
外来的敌人。《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汉贾谊《新书·忧民》:“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
国语辞典
由外入侵的敌人。外敌[wàidí]⒈由外入侵的敌人。引《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辞典修订版
由外入侵的敌人。《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辞典简编版
由外入侵的敌人。 【造句】国人要同心协力抵抗外敌。
其他释义
1.外来的敌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外敌造句
1.国家遭受外敌的侵略,大丈夫岂能草间求活,忍辱偷生!
2.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屡次签订城下之盟。
3.新中国击退了外敌的颠覆破坏,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4.这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是抵抗外敌、保卫国土的钢铁长城。
5.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大乱,以至改朝换代。
6.否则如果法制弛废、特权横行,整个国家就会走向混乱,由乱而衰遭外敌侵侮,国家最终会走向灭亡。
7.那年头开国大唐多难多忧,藩王兵乱外敌扰境;那年头孙思邈袁天罡诡秘行踪,神医神算笈传高徒;那年头皇妃御姐嫩如水葱,宫廷水深墙外杏红……
8.儒教对汉人女子实施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禁制,但外敌一来,大儒们却没有一丝保护汉人女子的能力和决心,只会将女人们当贡品去献媚入侵外寇。
9.金陵制造局当年赶造“后膛抬枪”装备北洋陆军抗御外敌
10.为抗外敌,舍孝而求忠,破敌之后,舍身而求孝,忠为至忠,孝为至孝,但如此忠孝豪杰,却鲜为后人所知,令人悲叹。
外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