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谙究
ān jiū

【拼音】:ān jiū

【注音】:ㄢㄐ一ㄡ

【结构】:谙(左右结构)究(上下结构)

【繁体】:諳究

字义分解
谙究的解释
词语解释
熟悉。谙究[ānjiū]⒈熟悉。
引证解释
⒈熟悉。引《晋书·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諳究。”宋苏洵《衡论上·广士》:“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姦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諳究。”清薛福成《保荐使才疏》:“至若通事之流,非不諳究语言,难免沾染洋习。”
网络解释
谙究熟悉
综合释义
熟悉。《晋书·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諳究。”宋苏洵《衡论上·广士》:“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姦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諳究。”清薛福成《保荐使才疏》:“至若通事之流,非不諳究语言,难免沾染洋习。”谙究[ānjiū]
网友释义
ānjiūㄢㄐㄧㄨ谙究(谙究)熟悉。《晋书·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宋苏洵《衡论上·广士》:“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谙究。”清薛福成《保荐使才疏》:“至若通事之流,非不谙究语言,难免沾染洋习。”
汉语大词典
熟悉。《晋书·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宋苏洵《衡论上·广士》:“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谙究。”清薛福成《保荐使才疏》:“至若通事之流,非不谙究语言,难免沾染洋习。”
其他释义
1.熟悉。
谙究造句
1.府舍住止,园池堂观,略所谙究,计当无须改作。
谙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