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韫匵而藏
yùn dú ér cáng

【拼音】:yùn dú ér cáng

字义分解
韫匵而藏的解释
词语解释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基础解释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
引证解释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主事书》:“若以自珍,则秖为韞匵而藏;若以相奉,则可谓不失旧物。”亦作“韞櫝而藏”。明沉鲸《双珠记·与珠觅珠》:“叹明珠当时悬项,又不是韞櫝而藏。”《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些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韞櫝而藏。”参见“韞匵”。
网络解释
韫匵而藏韫匵而藏,拼音为yùndúércáng,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
综合释义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主事书》:“若以自珍,则秖为韞匵而藏;若以相奉,则可谓不失旧物。”亦作“韞櫝而藏”。明沉鲸《双珠记·与珠觅珠》:“叹明珠当时悬项,又不是韞櫝而藏。”《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些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韞櫝而藏。”参见“韞匵”。韫匵而藏[yùndúércáng]【解释】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出处】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主事书》:“若以自珍,则秖为韫匵而藏;若以相奉,则可谓不失旧物。”明·沈鲸《双珠记·与珠觅珠》:“叹明珠当时悬项,又不是韫椟而藏。”【示例】《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些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网友释义
韫匵而藏,拼音为yùndúércáng,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
韫匵而藏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