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捧头鼠窜
pěng tóu shǔ cuàn

【拼音】:pěng tóu shǔ cuàn

【注音】:ㄆㄥˇㄊㄡˊㄕㄨˇㄘㄨㄢˋ

【词性】:成语。

【简体】:捧头鼠窜

【繁体】:捧頭鼠竄

字义分解
捧头鼠窜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狼狈逃跑。
引证解释
⒈按,《宋史·宦者传三·童贯》作“奉头鼠窜”。按,《宋史·宦者传三·童贯》作“奉头鼠窜”。引形容狼狈逃跑。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颜师古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窜。”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郑志鸿《常语寻源·捧头鼠窜》引《宋史》:“金人围太原,童贯欲遁,张纯正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师,几许威重;及临事乃捧头鼠窜,何面目见天子乎?’”
综合释义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捧头鼠窜[pěngtóushǔcuàn]形容狼狈逃跑。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网友释义
捧头鼠窜(pěngtóushǔcuàn),成语。意为: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汉语大词典
形容狼狈逃跑。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颜师古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窜。”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郑志鸿《常语寻源·捧头鼠窜》引《宋史》:“金人围太原,童贯欲遁,张纯正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师,几许威重;及临事乃捧头鼠窜,何面目见天子乎?’”按,《宋史·宦者传三·童贯》作“奉头鼠窜”。
国语辞典
形容像老鼠惧人一般,狼狈逃走的样子。参见「奉头鼠窜」条。
辞典修订版
形容像老鼠惧人一般,狼狈逃走的样子。参见「奉头鼠窜」条。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成语词典版
01.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02.明.张凤翼《灌园记.第二五出》:「军威似雪霜,阵势如波浪,觑燕人捧头鼠窜,救死扶伤。」
其他释义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近反义词
捧头鼠窜造句
1.听到公安干警到了,吓得这些吸毒者捧头鼠窜,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2.顿时,这些人就被抽得捧头鼠窜!“生命法师……”。
3.只好捧头鼠窜,躲避游击队和老百姓的袭击。【https://www.chazidian.com/zj-88678/造句网】
4.只好捧头鼠窜,躲避游击队和老百姓的袭击。(查字典www.chazidian.com捧头鼠窜造句)
捧头鼠窜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