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地主
dì zhǔ

【拼音】:dì zhǔ

【注音】:ㄉ一ˋㄓㄨˇ

【词性】:名词。

【结构】:地(左右结构)主(独体结构)

【简体】:地主

【繁体】:地主

字义分解
地主的解释
词语解释
地主dìzhǔ。(1)拥有或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并靠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地主阶级的成员。(2)指住在本地的人。(3)土地的所有者或主人。地主[dìzhǔ]⒈拥有或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并靠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地主阶级的成员。英landlord;landowner;⒉指住在本地的人。例尽地主之谊。英host;⒊土地的所有者或主人。例地亩有限而且还是荒地的地主。英lord;
基础解释
(名)①旧时农村中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②指住在本地的主人(对外地来的客人而言):略尽~之宜。
引证解释
⒈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参见“地主之谊”。引唐郎士元《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綺席,簷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復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明李贽《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⒉神名。引《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韦昭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⒊田地的主人。引《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王拜驴等於贺二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於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⒋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引毛泽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茅盾《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网络解释
地主地主:中国古代阶级称谓
综合释义
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唐郎士元《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綺席,簷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復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明李贽《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参见“地主之谊”。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韦昭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王拜驴等於贺二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於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毛泽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茅盾《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网友释义
地主指家庭拥有土地,其成员不参加劳动的人。封建社会里最大的地主为皇帝,拥有全国土地,其它的根据级别之类的划分。从大地主下划到小地主,最后划到级别最低的农民手里。低级别的向上级定期交税。没土地的雇佣农工直接受地主使唤,为他们干活。解放后的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开始,中国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即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土改、文革期间,地主们被纷纷打倒,土地也被没收,改革开放后,地主们平反,但土地已经全面收归农民(当然也包括仍然在世并在农村务农的原是地主成分的人们及其后代)集体所有。
汉语大词典
(1).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唐郎士元《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复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明李贽《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参见“地主之谊”。(2).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韦昭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3).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王拜驴等于贺二地内掘得埋藏之物,于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于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4).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毛泽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茅盾《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国语辞典
住在本地的人,如:「尽地主之谊」。地主[dìzhǔ]⒈住在本地的人。引《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例如:「尽地主之谊」。⒉以土地租与他人耕作或使用的土地所有权人。例如:「你别小看了老王,他可是本地的大地主,附近的地几乎全是他的。」近田主反佃农英语landlord,landowner,host法语propriétairefoncier,hôte
辞典修订版
住在本地的人,如:「尽地主之谊」。《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以土地租与他人耕作或使用的土地所有权人,如:「你别小看了老王,他可是本地的大地主,附近的地几乎全是他的。」
辞典简编版
住在本地的人。 【造句】地主之谊以土地租给他人耕作或使用的土地所有权人。 【造句】为兴建公路,政府依法向沿线地主徵收土地。
其他释义
1.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2.神名。3.田地的主人。4.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地主造句
1.地主让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
2.长工被地主周扒皮打得遍体鳞伤,气息奄奄。
3.爷爷杀死了地主赵老四,闯下弥天大祸,不得不远走他乡。
4.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我就尽地主之谊,送往迎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5.朋友从远方来,招待一顿便饭,略尽地主之谊,也是人之常情。
6.旧社会地主靠剥削劳动人民生活。
7.老同学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我理应尽地主之谊。
8.旧社会,地主资本家倚官仗势,到处横行霸道。
9.地主霸占了王爷爷的田地,得陇望蜀,又要抢王爷爷的房子。
10.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本性。
地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