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梼杌
táo wù

【拼音】:táo wù

【注音】:ㄊㄠˊㄨˋ

【结构】:梼(左右结构)杌(左右结构)

【繁体】:檮杌

字义分解
梼杌的解释
词语解释
梼杌táowù。(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2)借指凶恶的人。梼杌[táowù]⒈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例谓之梼杌。——《左传·文公十八年》。注:“凶顽无匹俦之貌。”。服注:“梼杌状似虎,豪长一尺,人面虎足,猪牙,尾长丈八尺,能斗不退。”楚之梼杌。——《孟子》。注:“囂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丁音恶兽名也。”英legendaryfiercebeast;⒉借指凶恶的人。英demon;satanicperson;
基础解释
1.传说中的凶兽名。2.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3.或谓即鲧。泛指恶人。4.楚史书名。
引证解释
⒈传说中的凶兽名。引《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⒉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或谓即鲧。引《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檮杌。”杜预注:“谓鯀。”《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檮杌次於丕山。”韦昭注:“檮杌,鮌也。”唐柳宗元《杜兼对》:“杜兼为濠州,幸兵之乱,杀无罪士二人,蓄货足慾,吾以为唐檮杌、饕餮者亡以异。”⒊泛指恶人。引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檮杌比肩。”⒋楚史书名。引《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明张萱《疑耀·檮杌》:“檮杌,恶兽,楚以名史,主於惩恶。又云,檮杌能逆知未来,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来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説也。”
网络解释
梼杌(中国古代凶兽)梼杌(táowù),别名傲狠,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所谓”四凶“,最早指的是上古年间四位残暴的部落首领,后来被杜撰为他们部落图腾的四种怪物。
综合释义
传说中的凶兽名。《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檮杌。”杜预注:“谓鯀。”《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檮杌次於丕山。”韦昭注:“檮杌,鮌也。”唐柳宗元《杜兼对》:“杜兼为濠州,幸兵之乱,杀无罪士二人,蓄货足慾,吾以为唐檮杌、饕餮者亡以异。”泛指恶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檮杌比肩。”楚史书名。《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檮杌》,鲁之《春秋》,一也。”明张萱《疑耀·檮杌》:“檮杌,恶兽,楚以名史,主於惩恶。又云,檮杌能逆知未来,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来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説也。”
汉语大词典
(1).传说中的凶兽名。《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2).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或谓即鲧。《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杜预注:“谓鲧。”《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韦昭注:“梼杌,鲧也。”唐柳宗元《杜兼对》:“杜兼为濠州,幸兵之乱,杀无罪士二人,蓄货足欲,吾以为唐梼杌、饕餮者亡以异。”(3).泛指恶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梼杌比肩。”(4).楚史书名。《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明张萱《疑耀·梼杌》:“梼杌,恶兽,楚以名史,主于惩恶。又云,梼杌能逆知未来,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来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说也。”
国语辞典
本是一种凶暴的野兽,后来比喻为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失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人之很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于穷奇。」也作「桃杌」。梼杌[táowù]⒈本是一种凶暴的野兽,后来比喻为恶人。也作「桃杌」。引《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失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人之很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于穷奇。」⒉古代楚国的史书。引《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他释义
1.传说中的凶兽名。2.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或谓即鲧。3.泛指恶人。4.楚史书名。
梼杌造句
1.初古年间,混沌祖龙携九子螭吻、狴犴、梼杌、狻猊等九大真血王兽攻天,征伐神灵。 
2.还有比较罕见的兽族的攻击手段,比如龙战九式、火凤燎原、玄武冰封、虎啸风生、混沌起舞、饕餮噬魂、穷奇惩善、梼杌乱荒等等。
3.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4.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5.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6.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7.静静体悟,所谓厚积薄发,由此你也可以进褪凡境了,我大费周折引天雷淬炼梼杌精血,为的就是让你感悟到大凶梼杌法相,不要让我失望。
8.白虎,朱雀,青龙,梼杌,獬豸,白泽,凿齿,横公鱼,饕餮,诸腱。
9.叶枫只顾抱紧梼杌,妄求全力施为下的兽火能阻挡梼杌片刻,并未注意身后,当梼杌巨尾砸在后背时已是为时已晚。
10.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梼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