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坎止流行
kǎn zhǐ liú xíng

【拼音】:kǎn zhǐ liú xíng

【注音】:ㄎㄢˇㄓˇㄌ一ㄡˊㄒ一ㄥˊ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坎止流行的解释
词语解释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基础解释
指遇坎停止,顺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
引证解释
⒈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引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宋张榘《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賸把、锦云织。”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不能乐天知命,坎止流行,与万物同始终,亦其学之不至也。”清顾炎武《复张廷尉书》:“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詒,坎止流行,元无固必。”
综合释义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剩把、锦云织。◎宋·张榘《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
汉语大词典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宋张矩《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剩把、锦云织。”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不能乐天知命,坎止流行,与万物同始终,亦其学之不至也。”清顾炎武《复张廷尉书》:“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诒,坎止流行,元无固必。”
其他释义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
出处
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近反义词
反义词
坎止流行造句
1.“高飞远走偶然耳,坎止流行知所之。
2.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剩把、锦云织。◎宋·张榘《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
坎止流行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