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亲仁善邻
qīn rén shàn lín

【拼音】:qīn rén shàn lín

【注音】:ㄑ一ㄣㄖㄣˊㄕㄢˋㄌ一ㄣˊ

【词性】:成语。

【繁体】:親仁善鄰

字义分解
亲仁善邻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亲仁善邻[qīnrénshànlín]⒈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引证解释
⒈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引五父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晋书·苻坚载记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寳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亦作“亲仁善隣”。《魏书·许谦传》:“夫亲仁善隣,古之令轨,歃血割牲,以敦永穆。”⒈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引五父諫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晋书·苻坚载记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寳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亦作“亲仁善隣”。《魏书·许谦传》:“夫亲仁善隣,古之令轨,歃血割牲,以敦永穆。”成语解释亲仁善邻
汉语大词典
谓与仁者亲近,与邻邦友好。《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晋书·苻坚载记下》:“猛曰:‘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亦作“亲仁善邻”。《魏书·许谦传》:“夫亲仁善邻,古之令轨,歃血割牲,以敦永穆。”
其他释义
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亲仁善邻造句
1.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充分体现了纯粹王道的特征,即亲仁善邻、以德行仁、以大事小、协和万邦、悦近来远。 
2.因此,郑和下西洋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外交”的特征,即亲仁善邻、以德行仁、以大事小、协和万邦、悦近来远。
3.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向来具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民族美德。
4.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谐。
5.亲吻情人节,和爱人“卿卿我我”是必须滴,和家人“亲上加亲”是绝对滴,和朋友“亲如手足”是一定滴,努力做“亲仁善邻”是必要滴,和好运“沾亲带故”是没错滴,工作中“事必躬亲”是很累滴,有空闲“访亲问友”是幸福滴。愿今天起你和所有的好事“亲如一家”!
6.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有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传统。
7.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亲仁善邻,崇信修睦的优良传统。
8.中国自古就有亲仁善邻、崇信修睦的优良传统。
9.历史上,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10.“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亲仁善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