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伤寒
shāng hán

【拼音】:shāng hán

【注音】:ㄕㄤㄏㄢˊ

【词性】:名词。

【结构】:伤(左右结构)寒(上下结构)

【简体】:伤寒

【繁体】:傷寒

字义分解
伤寒的解释
词语解释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酸痛,无汗脉紧等。伤寒[shānghán]⒈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酸痛,无汗脉紧等。
基础解释
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2.中医对多种热性病的统称。
引证解释
⒈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⒉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痠痛,无汗脉紧等。
网络解释
伤寒科普中国伤寒杆菌造成之伤寒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综合释义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痠痛,无汗脉紧等。
汉语大词典
(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脉搏缓慢,脾脏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2).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酸痛,无汗脉紧等。
国语辞典
中医上指外感热病的总称;亦指受了风寒而引起的病。伤寒[shānghán]⒈中医上指外感热病的总称;亦指受了风寒而引起的病。⒉病名。病原体为沙门氏伤寒杆菌,可经由饮水或食物传染。潜伏期约为两周,症状为发烧、头痛、发冷、腹痛、便秘或腹泻、脉搏缓慢,甚至出现肝脾肿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肠胃出血、肺炎等并发症。
辞典修订版
中医上指外感热病的总称;亦指受了风寒而引起的病。病名。病原体为沙门氏伤寒杆菌,可经由饮水或食物传染。潜伏期约为两周,症状为发烧、头痛、发冷、腹痛、便秘或腹泻、脉搏缓慢,甚至出现肝脾肿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肠胃出血、肺炎等并发症。也称为「肠伤寒」。
辞典简编版
由沙门氏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约为两周,症状为发烧、头痛、发冷、腹痛、便秘或腹泻、脉博缓慢,甚至出现肝脾肿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肠胃出血、肺炎等并发症。 【造句】伤寒为法定传染病,每年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 △肠伤寒
其他解释
(Typhusabdominalis)病名。日本译作肠窒扶斯。传染病之一,病源由一种杆状菌侵入肠部发生溃疡而起。潜伏期短者五六日,长者三星期。前驱症候,为全身倦怠、食慾减退、腰痛或头痛等。发病以恶寒、发热始,于倦怠、腰痛等症侯外,又便秘或泄泻,脾脏肿大,胸腹部发生淡红色之蔷薇疹。自发病至恢复,凡五星期。以第三星期最为危险,因本期中诸症虽渐恢复,而心脏机能极易衰弱,且发种种合并症,就中最危险者,为肠出血及穿孔性腹膜炎,本期中无恙,可望渐就痊可矣。患者宜平卧安静,又时时变换身体位置,以防蓐疮,食物宜专取液体。大小便及衣服、食器等,均须消毒。此病四时不绝,而秋冬间患者尤多。昔人谓其因触冒严寒而起,故有伤寒之名。《素问·热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宋、严用和《济生方·伤寒总论》:「夫人生天地之间,以气血藉其真。是故天无一岁不寒暑,人无一日不忧苦,故有伤寒天行瘟疫之病焉。」
其他释义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以青壮年为多见。其临床特点是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胆囊炎等。
伤寒造句
1.已经多年绝跡的伤寒,竟然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2.这实在是叫作“天旋日转”,她的男人是老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3.张仲景虽然死了,但他的伤寒论著薪火相传,泽及后人。
4.污水除了有异味和难喝外,还含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引起疾病,象痢疾,霍乱,伤寒症,肝炎。
5.魏京森引述单调的统计数据有关可预防的儿童死亡疾病,诸如急性呼吸道感染、下痢及伤寒
6.这是《伤寒论》的第一条,治太阳表证的,他早已经背得溜熟,当下道。
7.结果:中毒者的食用食物,分泌物均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
8.他会对你完全地负责任,那么你会把伤寒病消除。
9.仔猪副伤寒是危害仔猪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
10.但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血清伤寒凝集试验阳性,血、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
伤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