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小杜
xiǎo dù

【拼音】:xiǎo dù

【注音】:ㄒ一ㄠˇㄉㄨˋ

【结构】:小(独体结构)杜(左右结构)

【简体】:小杜

【繁体】:小杜

字义分解
小杜的解释
词语解释
称汉·杜延年。称唐·杜牧。小杜[xiǎodù]⒈称汉·杜延年。称唐·杜牧。
基础解释
1.称汉·杜延年。2.称唐·杜牧。3.山东小杜二手车交易有限公司。
引证解释
⒈称汉杜延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引南朝梁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代律书,出乎小杜。”⒉称唐杜牧。引《新唐书·杜牧传》:“牧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宋苏舜钦《霅上》诗:“小杜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小杜名。”
网络解释
小杜小杜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杜延年或杜牧。
综合释义
称汉杜延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梁沉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代律书,出乎小杜。”称唐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於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宋苏舜钦《霅上》诗:“小杜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小杜名。”
汉语大词典
(1).称汉杜延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南朝梁沈约《授蔡法度廷尉制》:“汉代律书,出乎小杜。”(2).称唐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宋苏舜钦《霅上》诗:“小杜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清孔尚任《红桥》诗:“可惜同游无小杜,扑襟丝雨总销魂。”郁达夫《自题〈乙卯集〉》诗之一:“枉抛心力著书成,赢得清狂小杜名。”
国语辞典
唐朝诗人杜牧。参见「杜牧」条。小杜[xiǎodù]⒈唐朝诗人杜牧。参见「杜牧」条。
其他释义
1.称汉杜延年。延年﹐杜周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宽。2.称唐杜牧。
小杜造句
1.以此,朱子发思古幽情之时,倘披读三百年前小杜之诗,难免同声共慨,由私意赏爱而心慕手追,竟至杜撰演成朱批,所谓“隐括”是已。
2.水浪汹然四起,是要将富商们肉墩墩的嘴脸窥个究竟呢?还是牙齿痒痒,恨不得一口吞没了这一船老小!杜甫在风吼浪嘶中留下了不亚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写实诗句。
3.其实“杏花村”并不在山西,诗为小杜作池州刺史时所作,杏花村在今贵池县城南。
4.他屏住气,猫着腰,蹑手蹑脚地向小杜鹃靠近。他把两只手拢成半圆形,一下扑过去!
5.杨辉等人过了小杜口,前行不远,许昆已经率一队骑兵迎了过来。 
6.当百里无双率领大军赶到小杜口时,看见的只是为了阻断杨辉退路而炸断了的小杜桥。
7.转而望向小杜口方向,片刻后转向杨辉一笑。
8.“有人企图偷树!”这些黄葛树被民警救了下来,但驾驶员小杜口中的“王启文”是谁?是不是他谋划偷树?假冒拆迁办工作人员。
9.小杜对领导说话,总喜欢阿谀奉承,从中取巧。
10.,其中意味只有终日流连于秦楼楚馆中人才能明晰;兼之前朝小杜“十年一觉扬州梦”。
小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