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笞搒
chī péng

【拼音】:chī péng

【注音】:ㄔㄆㄥˊ

【结构】:笞(上下结构)搒(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笞搒的解释
词语解释
拷打。引申指折磨。
基础解释
亦作/'笞榜/',见/'笞搒/'。拷打。
引证解释
⒈亦作“笞榜”。拷打。引宋沉遘《五言和杨乐道省中述怀》:“朱墨事勾校,笞榜穷奸諼。”宋陆游《农家叹》诗:“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明吴宽《病项》诗:“千钧重负未容释,更觉肩背遭笞搒。”清唐孙华《送同年郑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诗:“侧闻此郡繁,颇亦费笞搒。”
网络解释
笞搒chīpéngㄔㄧㄆㄥˊ
综合释义
亦作“笞榜”。拷打。宋沉遘《五言和杨乐道省中述怀》:“朱墨事勾校,笞榜穷奸諼。”宋陆游《农家叹》诗:“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明吴宽《病项》诗:“千钧重负未容释,更觉肩背遭笞搒。”清唐孙华《送同年郑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诗:“侧闻此郡繁,颇亦费笞搒。”
网友释义
chīpéngㄔㄧㄆㄥˊ笞搒亦作“笞榜”。拷打。宋沈遘《五言和杨乐道省中述怀》:“朱墨事勾校,笞榜穷奸谖。”宋陆游《农家叹》诗:“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明吴宽《病项》诗:“千钧重负未容释,更觉肩背遭笞搒。”清唐孙华《送同年郑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诗:“侧闻此郡繁,颇亦费笞搒。”
汉语大词典
亦作“笞榜”。拷打。宋沈遘《五言和杨乐道省中述怀》:“朱墨事勾校,笞榜穷奸谖。”宋陆游《农家叹》诗:“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明吴宽《病项》:“千钧重负未容释,更觉肩背遭笞搒。”清唐孙华《送同年郑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诗:“侧闻此郡繁,颇亦费笞搒。”
其他释义
1.亦作'笞榜'。2.拷打。
笞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