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车载斗量chēzài-dǒuliáng。(1)可用车或斗来装载度量。形容为数之多。车载斗量[chēzàidǒuliáng]⒈可用车或斗来装载度量。形容为数之多。例聪明特达者,八十人,如臣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三国志》英commonandnumerous;
基础解释
能用车载,能用斗量,比喻数量多,不可胜数,多指不足为奇,很常见。
引证解释
⒈形容数量很多。多用以表示不足为奇。引《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魏文帝﹞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武后初称周,恐下心不安,乃令人自举供奉官,正员外多置里行,拾遗、补闕、御史等至有‘车载斗量’之咏。”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这不算什么,要是像今天,好墨水,车载斗量,就不再会为一个空瓶子争吵了。”
综合释义
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国语辞典
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文明小史.第五○回》:「一想要是单懂英文的,只要到上海去找一找,定然车载斗量。」也作「斗量车载」。车载斗量[chēzàidǒuliáng]⒈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也作「斗量车载」。引《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文明小史·第五〇回》:「一想要是单懂英文的,只要到上海去找一找,定然车载斗量。」近满坑满谷恒河沙数反凤毛麟角寥寥无几成语解释车载斗量
辞典修订版
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文明小史.第五零回》:「一想要是单懂英文的,只要到上海去找一找,定然车载斗量。」也作「斗量车载」。
辞典简编版
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 【造句】天老师的藏书可以车载斗量,他的书房就像图书馆。
成语词典版
01.《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灌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源)02.《洛阳伽蓝记.卷四.追光寺》:「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03.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张鷟为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其实官场上面的笑话,车载斗量,也不知多少。」05.《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像这样的皇帝,车载斗量,也不止汉高祖一个。」
其他释义
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典故
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出处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