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吐凤
tǔ fèng

【拼音】:tǔ fèng

【注音】:ㄊㄨˇㄈㄥˋ

【结构】:吐(左右结构)凤(半包围结构)

【繁体】:吐鳳

字义分解
吐凤的解释
词语解释
《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基础解释
《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引证解释
⒈亦作“吐白凤”。引《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翫鸟跡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次仲和答云:‘……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清钱谦益《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怀龙温昔梦,吐凤理新编。”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网络解释
吐凤吐凤,典故名,典出《西京杂记》卷二。杨雄曾“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亦作“吐白凤”等。
综合释义
《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翫鸟跡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次仲和答云:‘……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清钱谦益《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怀龙温昔梦,吐凤理新编。”亦作“吐白凤”。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於寰海,增纸价於京师。”
网友释义
吐凤,典故名,典出《西京杂记》卷二。杨雄曾“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亦作“吐白凤”等。
汉语大词典
《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唐王勃《乾元殿颂》序:“词庭吐凤,玩鸟迹于春黉;书帐翻萤,阅虫文于夏阁。”《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次仲和答云:‘……二赋人间真吐凤,五年溪上不警鸥。’”清钱谦益《和遵王述怀感德四十韵》:“怀龙温昔梦,吐凤理新编。”亦作“吐白凤”。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
其他释义
1.《西京杂记》卷二:'雄(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吐凤造句
1.笔端今吐凤扬清激浊与君同作少年雄。
2.楚地惯腾龙领异标新勖我早生鸿鹄志;笔端今吐凤扬清激浊与君同作少年雄。【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3.楚地惯腾龙领异标新勖我早生鸿鹄志;笔端今吐凤扬清激浊与君同作少年雄。(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吐凤造句)
吐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