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公车上书
gōng chē shàng shū

【拼音】: gōng chē shàng sh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公車上書

【注音】:  ㄍㄨㄥ ㄔㄜ ㄕㄤˋ ㄕㄨ

【简拼】:  GCSS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公车上书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合,迁都,变法图强。”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痛定思痛之下男同事们都另谋出路,只有向外发展了,众人联名公车上书,严正要求联谊,于是偶尔能够与别的部门一起聚餐。
2、苏文进门时,刘彻正在看公车上书的那三千竹简,看了片刻,不禁发笑,继续看,又一阵发笑,之前的战事交给卫青苍紫处理,他才有心如此发笑。
3、可是他不灰心,最后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人联名公车上书,才算引起了光绪帝的注意。
4、目的还不简单,无非是担心去了招贤馆之后,就和东方朔一样,如果没有那次公车上书差点就这样一辈子埋没下去罢了。
5、我想还是象康有为一般的公车上书,还是模仿孙中山愤然而起,或是另寻出路,落荒而逃。
6、晚清末年,江南才子林牧岳进京赶考,适逢公车上书,无意中结识康有为等人,加入强学会,成为一名维新派人士。
7、适逢公车上书,康有为等奏上变法之本,帝览而喜之,随召见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
8、并始终抱着上医医国的宗旨,积极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意图变法,主张救国自强,在当时的瑞安,聚集一批思想进步人士。
9、康有为一开始就篡取公车上书的美名,中学历史课本说到这一段又犯浑了,马关条约激起众怒,是松筠组织官员上书三十一次。
10、公车上书高一的上学期一过,开不开文科班,就成为一个争论焦点。
公车上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