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ò qǐ xiāo qiá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禍起蕭墙
【注音】: ㄏㄨㄛˋ ㄑ一ˇ ㄒ一ㄠ ㄑ一ㄤˊ
【简拼】: HQXQ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萧;不能读作“sù”。
【辩形】: 萧;不能写作“肖”或“肃”。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名)祸患;祸事灾难
(2)(动)损害:~国殃民。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1)(形)萧索;萧条:~瑟|~然。
(2)姓。
(名)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壁|~根|~基|~头|~纸|城~|高~|围~|铜~铁壁|狗急跳~。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