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斷章取義

【注音】:  ㄉㄨㄢˋ ㄓㄤ ㄑㄨˇ 一ˋ

【简拼】:  DZQY

【结构】:  连动式成语

【辩形】:  义;不能写作“意”。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近反义词
成语解释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断章取义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近反义词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事实上,“踵事增华”这一文学发展观至少包含三种实现方式,即断章取义、百川灌河及薪尽火传,且这三种实现方式都包含着一种“新变”的成分。
2、我们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混淆含义、机械搬用。
3、报告内部分的判断没有考虑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整体沟通。在另外一些例子中,委员会只是断章取义地对一两句说话作出诠释和判断。
4、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数来看待文章。
5、他的引语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6、他的引证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7、对别人说的话千万莫要断章取义,这样总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误会。
8、我只是想呈现给你们尽可能我和她之间所有客观真实的对话,不是只言片语,不是转达,因为不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断章取义
9、有些标题党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夸张媚俗、故弄玄虚,以致误导舆论。
10、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好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成语故事

春秋后期,崔杼和庆封杀死齐庄公,拥立齐景公杵舀。庄公的卫士卢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国。卢的弟弟卢薄弊悄悄取得庆封的信任,用计除掉崔杼一家,并把自己的妻子进献给庆封,他找回卢薄癸及王何,成功杀死庆封一家为庄公报仇

成语翻译
英语:quote a remark out of its context
日语:文章の中から自分に都合(つごう)のよいところだけを抜き取る
俄语:манилулировать цитáтами
其他:<德>aus dem Kontext reiβen <den Sinn (eines Textes) verdrehen><法>interpréter le texte d'après des citations tronquées
断章取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