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苞苴竿牍
竿
bāo jū gān dú

【拼音】: bāo jū gān dú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苞苴竿牘

【注音】:  ㄅㄠ ㄐㄨ ㄍㄢ ㄉㄨˊ

【简拼】:  BJGD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苞苴竿牍作宾语;指走后门。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行贿之事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写下“苞苴竿牍”一词,也就是指送礼之人附上书信要求办事,这一现象于今已愈演愈烈。
苞苴竿牍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