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三元及第
sān yuán jí dì

【拼音】: sān yuán jí dì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简拼】:  SYJD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历经改革,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以清朝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通过 清·李渔《笠翁对韵》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喜兔送福,福到你家,愿新年新气象,吉利又安康: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同居、十全富贵。兔年大吉大利!
2、一是它的名字响亮,寓三元及第、独居榜首之意;二是它的设施较为先进,是广州首家安装电梯载客的酒家。 
3、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以连中乡试、会试、殿试榜首的解元、会元、状元为三元及第,酒家之取名大三元,即寓意为“酒家榜首,食肆班头”。
4、广东著名的粥品“及第粥”,又叫状元及第粥、三元及第粥,其实质是一碗包罗猪肉丸、猪肝、猪粉肠的猪杂粥。
5、当年瑞亲王、恭亲王、庆亲王、定国公、安国公等都是此间常客,最早提出彻底禁烟的黄爵滋,以及中国最后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陈继昌都在此留下墨宝。
6、在“三元及第”四个大字的牌匾下,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状元陈继昌的铜像更是成了许多父母告诫孩子好好学习的“教育基地”。
7、一赏一品当朝,二赏二仙传道,三赏三元及第,四赏四季发财,五赏五子登科……十二赏长命富贵!
8、这个孩子眉目清秀,将来定从三元及第,有所做为。
9、说起科举,广州有道名菜的故事也是不得不提,一说出来谁都听过,那就是三元及第粥。
10、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趋于成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