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出爾反爾

【注音】:  ㄔㄨ ㄦˇ ㄈㄢˇ ㄦˇ

【简拼】:  CEFE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尔;不能读作“ér”。

【辩形】:  出尔反尔和“反复无常”都形容常常变卦。但出尔反尔偏重在说话上;指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偏重在表现上;强调行为变化无常。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视频
成语解释
近反义词
成语视频
成语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尔反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他老是搞这种出尔反尔的把戏,实在叫人生气。
2、现实世界中,往往存在这么两种国家,一种是耀武扬威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出尔反尔式的,一种是尊重他国平等互利友好协商言而有信式的。
3、近日,经适房申购者李先生因没买成子君村二期的经适房而彻夜难寐,他认为市住建局对已经办理了缓购手续的人出尔反尔
4、班主任不朝令夕改,讲话掷地有声,学生就不会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5、不错,袁本初不会出尔反尔,如此首鼠两端,自相矛盾之举,袁本初爱惜羽毛,如此悖逆之言,肯定不敢言之。
6、与人相交贵在诚信,若经常言行相悖,出尔反尔,将难以取信于人。
7、诚信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行为主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作出的承诺负责,而不能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8、人的执念并不是想斩断就斩得断的,你可以尽情发誓要忘记,但是过后只能徒劳地斥责自己的无能和出尔反尔
9、请你别怪我出尔反尔,实在因为此事过于复杂,我一时考虑得不周全。
10、时,老百姓可以举录音为证;二是当官员的讲话需要反复督促才能落实时,老百姓也可将录音作为催促的证据;三是遇到官员出尔反尔,老百姓更要立此为证。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

成语翻译
英语:go back on one's words
日语:前言(ぜんげん)を翻(ひるが)えす
其他:<德>einmal so,einmal so <verǎnderlich><法>volte-face
出尔反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