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论功行赏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拼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論功行賞

【注音】:  ㄌㄨㄣˋ ㄍㄨㄥ ㄒ一ㄥˊ ㄕㄤˇ

【简拼】:  LGXS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论;不能读作“lún”;行;不能读作“hánɡ”。

【辩形】:  论;不能写作“伦”。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近反义词
成语解释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论功行赏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三国志 吴书 顾潭传》)
近反义词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天堂是以偏爱行事的;如果论功行赏,则君将不得其门而入,而君家之狗将登堂入室矣。 
2、元封七年,太初历制成并颁行天下,皇帝论功行赏,邓平受封太史丞。
3、可整整一个夏天,你成千上万的同胞在蜂房建造蜂窝,可此后又有谁来为每个蜜蜂论功行赏呢?
4、饶是如此,刘公子亦是功不可没,这样吧,待破鲜卑之后一并论功行赏吧。
5、论功行赏,米诺既是第一个发现袭击示警,又射杀了很多哥布林猎杀者,奖励了两枚金币,这可是他和珀佣兵任务金钱的两倍。
6、他当时面临形势可谓“天下匈匈”,危机深重、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士兵的复员安置、功臣的论功行赏、异姓王貌合神离、匈奴扰边,等等。
7、为了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国家应该广开门路,选贤与能,而不应该把天下权柄论功行赏
8、快!这些人是反贼!给我消灭这群反贼!回去之后,我定会禀告提督大人,论功行赏
9、尔等皆是大汉功臣,我做为天子亲封平北将军,又是汉室宗亲,那么也该给尔等一些赏赐,不过要论功行赏
10、如今论功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攻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
成语故事

出处《史记 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释义“论功行赏”又“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故事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讲而未讲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时。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时对垒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的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地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成语翻译
英语:reward according to somebody's deserts <award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s>
俄语:по заслугам почёт
其他:<德>nach Verdienst belohnen
论功行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