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水落石出
shuǐ luò shí chū

【拼音】: shuǐ luò shí ch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ㄕㄨㄟˇ ㄌㄨㄛˋ ㄕˊ ㄔㄨ

【简拼】:  SLSC

【结构】:  紧缩式成语

【正音】:  落;不能读作“là”或“lào”。

【辩形】:  水落石出和“真相大白”;都有“真实情况搞清楚了”的意思;但水落石出是比喻性偏重于“情况搞清楚了”;“真相大白”偏重于被掩盖或歪曲的事情或情况搞清楚了。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近反义词
成语解释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水落石出紧缩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水山,不要急。事情早晚能弄个水落石出。(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章)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明成祖语气也有些不悦地说道“罢了,这案子已经水落石出,唐爱卿劳苦功高,先回去歇息吧。
2、公安人员依靠群众,很快把案子搞得水落石出
3、这件事很快就被公安叔叔们查了个水落石出
4、通过祈祷,我们在寻求帮助和指引;通过冥思,我们清空了头脑,这样答案就会水落石出
5、你既然是无辜的,将来事情一旦水落石出,就会还你清白,何必担心?
6、这件事,我们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不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7、若干年后,当历史拉开时空距离来审视“普世价值与反普世价值”这场交锋,什么媒体扮演什么角色,被褒扬还是被吐弃,必定会水落石出
8、水落石出是靠时间拖出来的,他只要站在旁边看就可以了。只是没有考虑到,水落石出,还有个同义词叫作沧海桑田。再见了,皇帝陛下。他的犹疑,让时间把她隐藏的锐利和骄傲打磨得如此耀眼,几乎伤到他。八月长安。
9、你必须把这件事情搞个水落石出
10、我这人,无论对什么,都务必形诸文字,否则就无法弄得水落石出。村上春树。
成语故事

出处宋 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匕水落石出。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书画家。他生性豪放,学识渊博,极富文采。在被贬嫡黄州时,曾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成语翻译
英语:When the water subsides the rocks emerge.
日语:真相(しんそう)がすっかり明(あき)らかになる
俄语:Тáйное становится явным.
其他:<德>alles kommt an den Tag,was unter dem Schnee verborgen lag<法>la vérité finit toujours par paraǐtre au jour <quand l'eau s'abaisse,les roches paraissent>
水落石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