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近反义词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近反义词 通儒
tōng rú
近义词
通儒释义 查看更多>>

通儒 tōng rú

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词语解释: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通儒[tōngrú]⒈指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网络解释:通儒通儒,拼音tōngrú,出自《尉缭子·治本》。

采访造句
1、彼时的西南联大,可谓群贤毕至,硕学通儒不胜枚举。
2、新罗留学生精通儒家典籍,熟悉各种汉文学体裁的写作,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汉文学作品。
3、毋庸讳言,身处闹市包围之中的汉口路,是硕学通儒及金陵学子的家园,是他们朝夕问书向学之地,也是南京城里最为光彩斐然之地。
4、第三个原因,是士大夫阶级好排斥异端,如朱彝尊的《云冈石佛记》,即其一例,宜其湮没千余年,不为通儒硕学所称道。
5、容兰之父却是当朝侍郎赵通儒,八岁之时,父亲出使辽国,无故身死途中,母亲本已多病,又是痛念亡夫,没过三日,也已辞世。
6、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学生的身心修养,通过因材施教以期培养温文尔雅的君子,来实现通儒的理想。
7、时誉之“爱才若命,通儒老学,俱从之游”,“其好士之诚,实出肺腑,非寻常贵人所能及”。
8、嗣伦且奉诏校书,监同通儒谒者刘珍,与博士良史等,并诣东观勘正经籍,功亦颇多。
9、朱希祖在北大任教时期,家中的座上客都是硕学通儒,座中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10、李朝世宗十分重视科学,农业及音乐,精通儒学并作为治国之策。
通儒相关知识
相关词语
相关成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