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近反义词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近反义词 伏莽
fú mǎng
近义词
伏莽释义 查看更多>>

伏莽 fú mǎng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词语解释:《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伏莽[fúmǎng]⒈《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网络解释:伏莽fúmǎngㄈㄨˊㄇㄤˇ

采访造句
1、既至清江浦,捻不得下窜,遂由沭阳西走郓城,而纠合各方伏莽攻扑雉河。
2、如有人违法不纳,即科重罪,贫民无自谋生,富民亦不能自保,当时草泽中间,已多伏莽,再加蠹胥猾吏,代为驱迫良民,叫他去投盗贼,于是愈聚愈众,到处揭竿。
3、环顾隐龙能吐秀,观畔伏莽必添愁。 
4、盗贼伏莽,徒慑国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渐必开。
5、查明盱眙、来安两县交界之古城镇地方并与江苏六合县接壤,该处地僻人稀,向多伏莽,此拿彼窜,最易藏奸。
6、方今时事日非,国势益促,外有强邻环视,内有伏莽堪虞。
7、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人怀汉道之宽平,不责高皇之慢骂。
8、来安两县交界之古城镇地方并与江苏六合县接壤,该处地僻人稀,向多伏莽,此拿彼窜,最易藏奸。
9、查明盱眙、来安两县交界之古城镇地方并与江苏六合县接壤,该处地僻人稀,向多伏莽,此拿彼窜,最易藏奸。[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10、既至清江浦,捻不得下窜,遂由沭阳西走郓城,而纠合各方伏莽攻扑雉河。(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157147/)
伏莽相关知识
相关词语
相关成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