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长干曲

长干曲

làng xiāng yāo
líng zhōu yáo qiè jiā yáng zhù
biàn 便 nòng guǎng 广 líng cháo
诗人介绍
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

收录作品:17首

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章。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长干曲翻译
古诗简介
这是一首南朝乐府民歌,南朝民歌多描写男女恋情,风流妩媚。这首《长干行》也是情歌,不过,诗中的女子颇有一股飒爽英气,不似其它情歌里的女主人公那样缠绵;而采菱女驾舟出没于风浪中的场面,又颇具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在白浪滔天的大江上,一叶扁舟在浪尖上颠簸,在浪谷间滑行,仿佛随时都会被巨浪打翻,令旁观者心颤。而划船的女子却镇定自若。她说:“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逆浪”,即顶着浪涛。她说自己是特意选了这么一个风急浪大的时刻,顶着浪头前来相邀的。言外之意:风平浪静,哪里比得上此刻有意思呢?!她非常自信地说:“菱舟不怕摇。”我这只小小的采菱船是不怕风浪摇晃的!说是“菱舟不怕摇”,实际上是女子夸说自己不畏风浪。女主人公并没有直接说“相邀”的是何许人,也没有说是何事使得她不畏风浪前来“相邀”,然而我们不难猜出这位采菱女是在约请她的情郎,为了和心上人相约,即便风更急、浪更高,又怎能阻拦得了她呢?!因而这里的一个“故”字既透露出水乡女子对江上风浪的偏爱以及对自己驾船本领的信心,更可见出一个痴情女子欲于心上人约会的急切心情。

或许她的心上人曾关切地提醒过她:今天风浪太大,你就不要驾船前来。而这位女子却要心上人放宽心,她说:“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广陵潮在当时是很有名的,汉代枚乘在《七发》中曾经专门描述它的壮观,说涨潮之时“波涌而云乱”、“状如奔马”“声如雷鼔”、“遇者死,当者坏”。而这位采菱女却自豪地说:我家就在扬子江住,从小弄惯了广陵潮,眼下这点风浪何足惧也!——为了追逐幸福的爱情,她毫不畏惧地出没于风浪之间。

这首诗情调活泼明快,语言质朴清新,不加雕琢而情境俱佳,三言两语,便点染出江南水乡女子独有的精干清灵,使一个风里来浪里去的痴情女子形象生动地浮现于读者眼前。

长干曲翻译
【注释】:

南朝民歌其他诗词
南北朝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