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北门

北门

chū běi mén
yōu xīn yīn yīn
zhōng qiě pín
zhī jiān
yān zāi
tiān shí wéi zhī
wèi zhī zāi
wáng shì shì
zhèng shì
wài
shì rén jiāo biàn zhé
yān zāi
tiān shí wéi zhī
wèi zhī zāi
wáng shì dūn
zhèng shì
wài
shì rén jiāo biàn cuī
yān zāi
tiān shí wéi zhī
wèi zhī zāi
诗人介绍
诗经

诗经

收录作品:311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译文
注解
赏析
古诗简介
【注释】:

窭:音巨,艰窘

一:都。埤:音皮,加给

⑴:即“忧心忡忡”,殷殷,多、盛的样子。

⑵:终:王引之《经义述闻》引王念孙说:"终,犹既也。"窭(jù巨):贫寒,艰窘。《尔雅》”窭,贫也。“《集传》“贫而无以为礼也。”,意即财政拮据、窘困。

⑶:已焉哉:感叹词。算了吧。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⑷:王、事:周王的事。适:之。适我::之我。政事:日常行政事务、公事、公家的事。一,都、一并、完全。埤(pí皮)益:增加、堆积。

⑸:室人交徧讁我:室人,家里人。徧:同遍。交徧,交替、轮流,每个人都来一次。讁,读音(zhé哲),谴责、埋怨、数落。

⑹:敦:投掷。埤遗:犹"埤益"。遗,交给、加给。

⑺:摧:挫也,讥刺、挤兑、讽刺。《笺》:“摧者刺讥之言。”

【译文】

我从北门出城去,

心中烦闷多忧伤。

既受困窘又贫寒,

没人知我艰难样。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家差事派给我,

衙门公务也增加。

我从外面回到家,

家人纷纷将我骂。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

衙门公务也派齐。

我从外面回家里,

家人纷纷将我讥。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么好主意!

【译文2】

我从北门出 ,忧心深重重。生活贫且窘,无人知我辛。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爷差遣重,公府事更多。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责多。唉,老天此安排,让人怎么说!

【赏析】

本诗描写一个公务繁忙的小官吏,内外交困,事务繁重,还遭受家人的责难,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哀伤和忧虑,只好归 于天命。而这一切,都在出北门这一行程中产生的联想,或正其门之风带来的凉意。所谓气之动物,而之感人,凄凉之 意,侵人心脾,萌发了感触,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个瑟缩人物正在眼前走过。

译文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我从北门出城去,心中烦闷多忧伤。既受困窘又贫寒,没人知我艰难样。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办法想!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家差事派给我,衙门公务也增加。我从外面回到家,家人纷纷将我骂。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办法!

王事敦,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门公务也派齐。我从外面回家里,家人纷纷将我讥。既然这样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么好主意!

注解
殷殷:忧愁深重的样子。
终:“终,犹既也。贫寒,艰窘。
已焉哉:既然这样。
谓:犹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王事:周王的事。同“擿”,扔,掷。扔给我。
政事:公家的事。
一:都。增加。
徧:同“遍”。谴责,责难。逼迫。交给。挫也,讥刺。
赏析

这是一首小官吏诉说自己愁苦的诗。从诗的语言看,并没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于贫仕”之意,旧说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诉”说则解释较为圆满。诗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细,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他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他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

此诗经北门开篇,自古以来,北通“背”,朱熹解读第一章开篇为“比”,就预先注明诗的主人公正面临着背时的命运。其实,从府衙北门而出,当然是背对光明而来的,自然是形象暗淡无光,精神萎靡不振。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低着头走回家。因为无职无权,当然就要受穷了,想体面也体面不起来,其内心之黯然神伤,可想而知。但别人却不知道他的这份艰难,这个别人不只包括他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上司,还包括靠他糊那点薪俸养活的家人。他也自知没有本事,但又无能为力,只剩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份了。这个小官吏,甘于清贫,内外交困,穿着寒酸,愧对家人,但又如此任劳任怨,忠于王事,勤于政事,真是具有敬业精神的忠谨之士。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呻吟,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诗中连用“我”字而蕴含的感情色彩。全诗纯用赋法,不假比兴,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三句重复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深有一唱三叹之效,牛运震《诗志》认为这些句段与《古诗十九首》中“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等一样,“皆极悲愤语,勿认作安命旷达”,这是很有见地的。

诗经其他诗词
先秦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