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shòu xiāng nóng
tán shēn xuě sǎn
jīn nián hèn tàn méi yòu wǎn
jiāng lóu chǔ guǎn
qīng zhòu yǒng
píng lán cuì lián juǎn
zuò shàng lái
zūn qián jiǔ mǎn
shēng gòng shuǐ liú yún duàn
gèng pín jiǎn
zhí dài 西 lóu shù shēng qiāng guǎn
诗人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收录作品:175首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译文
注解
赏析
古诗简介
《花草粹编》题此词为“后亭梅花开有感”,点出了此词的写作时节及意旨。上片直接写梅,表示探梅又晚的惋惜。下片写客人来访,与客人一起宴饮唱歌,并与客人共同赏梅,并表达了惜花爱花的心情。

起笔三句开门见山,从视觉和味觉上描写梅花的景象。女主人公是喜爱梅花的,平时,往往从早春就观察梅花的微妙变化,可是今年却到“玉瘦”才来“探梅”,觉得为时太晚,悔恨莫及了。“玉瘦”是描写梅花的娇小玲珑,与其生活的苦寒成对比,突出梅花坚忍不拔的品性。一个“瘦”字再现了梅花的情态,为主人公惜梅之情及怀人之思奠定了基础。虽是借物抒情,感怀年华易逝之情,也有以梅自喻之意,因此写梅即写人。“檀深”表明花开已久,因为梅花的颜色渐渐加深了。“又”字说明这已不是一年了。次四句写女主人公在“江楼楚馆”凭栏赏花。这里交待了赏梅的环境地点、写出了远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划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心情,表现出一种难以排遣的寂寞心绪。一个“永”字,见其惨淡之象。上片主要是侧重写景的幽深、人的安闲寂寞,为下片抒发不平静心情做铺垫,达到以静衬动的效果。

过片接写与友朋持酒听歌,共赏梅花之乐。先描写良友相聚、举杯飞觞、开怀畅饮、纵歌抒怀的场面,再由宾客的饮酒唱歌,转写到梅花上来。词至“水流云断”句,欢乐之情已达顶巅,激越的情绪随着歌声止歇渐渐平静下来,而寂寞孤独之情又代之而起。或者说寂寞依旧没有得到排遣,纵然是良友满座,畅饮纵歌也没有分毫添减。接着,词人的笔触宕然转开,回到赏梅的现场。向阳枝上的梅花先开放,可以插戴,更要多次剪下把玩。结句意味深长,不要一直等到西楼上吹出《梅花落》的哀怨曲调,再去赏梅、簪梅,那就晚了,颇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之意。

此词虽然被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列入李清照存疑词作,但颇有李清照咏梅词之风格。惟“坐上客来,尊中酒满”之运典二句,似是男子口气,易使读者生疑。

译文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今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长,倚栏望去。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今、数声羌管。

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今,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注解
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檀:比喻花的香味。
恨:遗憾。
探:观赏。
江楼楚馆:泛指旅舍。
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
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西楼:指思妇住处。
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赏析

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贵其开(盛放)。“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说: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真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竟然又来晚了。一个“又”字,表达了词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叹晚的心情;当然只有面对爱之甚深的对象,才会发出“恨晚”的叹息。此处也足见作者遣词匠心之一斑。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之句,交待了赏梅的环境地点、写出了远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划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句中“楚馆”的“楚”字,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远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侧重写景的幽深、人的安闲,为下片不平静心情的抒发埋下伏笔,达到以静衬动的效果;当然,如果说此处静中伏有波澜的活,便是“清昼永”中的“永”字撩起的。“永”是长的意思,人物感觉上的时间是长还是短,随人的心情而变:欢乐嫌短,愁苦恨长,这是人之常情。那么词中人“清昼永”之说,内里是否包含着几分惆怅。

下片“坐上客来,尊中酒满”两句写的是良友相聚、举杯飞觞、开怀畅饮、纵歌抒怀的场面。“歌声共,水流云断”,充满诗兴豪情的文人雅士对酒自是高歌,面对着象征高雅气节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动,纵情引吭,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上遏白云、下断流水。该词至此,欢乐之情已达顶巅,激越的情绪随着歌声止歇渐渐平静下来,另一种心态便代之而起,词人的笔触也宕然转开,回到赏梅的现场“南枝可插,更须频剪”,然后便在“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的颇怀伤感的声中戛然止住。从字面意思看这几句是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鬓边,或插放几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艳尽多的留在身边;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弦外之音却是借物抒情,感伤光阴流逝,花开花落,容颜易老,聚少离多,人生得意与相聚之时需尽情欢畅,待到《梅花落》的曲调已经奏起,羌笛声声泣诉别离的时候,离愁别怨便会铺天盖地地袭来了。

李清照其他诗词
宋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