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yàng nián nián biàn shuǐ liú
shēng shuǐ tiáo duǎn tíng qiū
jiù shí míng yuè zhào yáng zhōu
zēng shì cháng qiān jǐn lǎn
绿 yáng qīng shòu zhì jīn chóu
gōu xié jìn lóu
诗人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收录作品:377首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查看更多 >>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翻译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翻译
①红桥:吴绮《扬州宣传词序》:“红桥在城西北2里。崇祯间形家设以锁水口者,朱栏数丈,远通两岸。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槛,鳞次环绕,绵亘10余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1郡之丽观也。”又, 王士祯 《红桥游记》:“出镇淮门,循小秦淮而北,破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榭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4时之美。拿小舟,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美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4面皆人家荷塘,67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来往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登桥4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常常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然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矶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2章,诸子倚而和之。箨庵继成1章,予亦属和。暖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千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本日,未可知也。”王阮亭,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1字阮亭,又号渔洋隐士,山东新城人。少时多填词,有《衍波词》。主“神韵说”,并主盟诗坛多年。
②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阳附近受黄河之水,流经开封,东至江苏徐州转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废,仅泗县尚有汴水断渠。
③水调:曲调名,传为隋场帝时,开汴渠成,遂作此。 杜牧 。《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此曲为商调曲,唐曲凡101叠。
④曾是句:长堤,指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410步,旁筑御道,并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 白居易 《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3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1千3百里。”锦缆,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谓隋炀帝“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糜。……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揖,号为殿脚女。锦帆过处,香闻10里。”后以此典喻指帝王穷奢极侈,招致国破身亡。
⑤玉钩斜: 隋代 葬埋宫女的墓地。参见《青衫湿遍·悼亡》注③。1迷楼,楼名。故址在今扬州西北。隋炀帝时,浙人项升进新宫图。帝令依图起造于扬州,经年始成。回环4合,上下金碧,工巧弘丽,自古无有,费用金玉,努库为之1空。《古今诗话》云:“帝幸之,曰:‘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乃名迷楼。”
纳兰性德其他诗词
清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