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shān qián fēng huáng hūn
shān tóu lái xuě
zhè shēng shù jiā cūn
xiāo xiāng féng rén
huī shàn
zhěng lún jīn
shǎo nián ān chén
jīn qiáo cuì zhāo hún
guān duō shēn
诗人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收录作品:1000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查看更多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翻译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翻译
注释
1、耒阳:县名,即今湖南耒阳。
2、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常主军事。
3、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宋 王安石 《即事》:“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4、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指湖南。潇湘逢故人:语出南朝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5、遭:路遇。
6、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羽扇纶巾是 魏晋 时代“儒将”的服饰。
7、鞍马尘:指驰骋战马。
8、憔悴:指衰老。
9、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代书生。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0、身:自己
白话译文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时也曾学 诸葛亮 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 宋玉 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辛弃疾其他诗词
宋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