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měng chǐ cǎo
suī cáng nán shēn
yǒu zhāng gōng
āng zāng zài fēng chén
héng yāo jiàn
huái yīn rén
zhù xiàng běi yān
yān shuǐ bīn
guī lái tài shān shàng
dāng ěr wéi lín
诗人介绍
李白

李白

收录作品:1000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查看更多 >>
译文
注解
赏析
译文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猛虎隐伏在尺把长的草丛,藏腿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有如咱张公子,飞扬跋扈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难道你没有横腰而系的宝剑?只是韩信当初在淮阴的时候也受尽委屈。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你现在要击筑去向北燕,在易水滨高唱燕歌。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等你归来,我们相聚泰山上,我们一起隐居,当个好邻居。

注解
猛虎:喻张十四。
张公子:即汉成帝刘骜。这里借指张十四。
肮脏:亦作抗脏,即高亢正直。
屈彼淮阴人:汉淮阴侯韩信失意落泊时,曾忍受淮阴恶少的胯下之辱,而终于功成名就。这里以忍辱全志的韩信比拟张十四。
击筑:这里用燕市击筑来点明诗人与张十四的深厚友谊。古代弦乐器,像琴,有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
赏析

诗中并没有对尧祠一蒂景物描写,而是引用典故,借以抒发感慨,排道悒愤。继而诗人张开想象的羽翼,驰聘于人间天上,古往今来,任感情的波澜起伏变幻组合。怀着美好的愿望入京,又经受幻想的破灭的失望而引起愤慨。人生无常,诗人感想万千,宣泄于诗中。表现了诗人豁达奔放的襟怀、崇高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也表达诗人对当时朝廷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之意。

首两句:意思是猛虎伏浅草始终难以遮掩猛虎的身体,猛虎喻友人。

第三、四句:“肮脏”二字表明张公子正直不阿的态度,“风尘”明指社会,暗指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奸佞得志,贤才受辱的黑暗政治。“肮脏”与“风尘”形成鲜明的对比,直言道出张十四因秉性刚直不阿,难以避免被人排挤、迫害的遭遇。暗喻是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使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而感到惆怅、苦闷以及愤懑。

第五、六句:“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是用了淮阴侯韩信受辱之典,意在表达猛虎伏浅草终莫能掩。在词语的运用上,也表现出独有的特色。上句“岂无横腰剑”中的“岂”字与下句“屈彼淮阴人”中的“屈彼”二字,前后呼应,不但增强了语气,而且一个威武不屈之士的形象也一跃然而出,表现出极大的力量。

第七、八句:“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无疑是借荆轲于易水河畔辞别高渐离之典,赞其为豪气英雄。如此,于风尘漂泊中的张十四伟直不阿的形象跃然纸上。

末两句:明确指出诗人希望能与张十四一起隐居,反衬出诗人的政治抱负落空,使诗人感到失望而归隐山林。

全诗借助送别张十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未来的深切向往。

李白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