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石龛

石龛

xióng xiào dōng
bào hào 西
hòu guǐ cháng xiào
qián róng yòu
tiān hán hūn
shān yuǎn dào
chē shí kān xià
zhòng dōng jiàn hóng
zhú zhě shuí
bēi shàng yún
wéi guān cǎi měi jiàn
suì gòng liáng
yún zhí gǎn jìn
chōng xié
nài yáng
jīng zhēng
诗人介绍
杜甫

杜甫

收录作品:1000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古诗简介
龛,苦含切,石塔也。《阿育王传》:山龛石室。沈佺期诗:“危峰石作龛。”

  熊署咆我东,虎豹号我西①。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②。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③。驱车石龛下④,仲冬见虹霓⑤。

  (【綖注】上叹行路之艰,是伤已。俯视物类,仰观天气,备写凄惨阴森之象。魏武帝《苦寒行》:“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此句意所本。刘琨《扶风歌》:“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此句法所本。《楚辞·九思》:“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猿猴;将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此东西前后叠句所本。)

  ①《楚辞·招隐》:“虎豹斗兮熊署咆。”②陈藏器《本章》: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埤雅》:“狨,猿狖之属,轻捷善缘木,生川峡深山中。”又云:“尾作金色,俗谓金线狨,中矢毒即自齿断其尾以掷之。”③谢灵运诗:“山远行不近。”④古诗,“驱车策驽马。”沈炯诗:“山龛拟夜禅。”地志,龙门石壁,凿为龛,石佛数千,则知石龛乃人工所为者。⑤《月令》:孟冬之月,虹藏不见,仲冬见之,纪异也,亦地暖使然。《尔雅注》:“双出色鲜盛者为雄,曰虹;暗者为雌,曰蜺。”

  伐竹者谁子①,悲歌上云梯②。为官采美箭③,五岁供梁齐。苦云直竿尽④,无以应提携⑤。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⑥。

  (【綖注】下叹征求之苦,是悯人。山采箭竿,几干警竹无余,民力之殚可知。梁齐,谓河北官军。渔阳,谓思明余孽。五岁,自天宝十四载至乾元二年也。此章两段,俱八句。)

  ①雷次宗《豫章记》:“伐竹为筏。”阮籍诗:“所怜者谁子。”②《史记·项羽传》:“悲歌慷慨。”《墨子》:公输班为云梯。郭璞《游仙诗》:“灵谿可潜盘,何事登云梯。”③《一统志》:箭竿山,在汉中府汉阴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山产箭竹。《尔雅》:“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此借用之。④《考工记》:“荆之干。”与竿同。《吕氏春秋》:“齿羽箭干。”⑤谢灵运诗:“提携弄齐瑟。”⑥《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相如《封禅书》:“觉寤蒸黎。”杨慎曰:起得奇壮突兀,末段深为时虑。

  陆时雍曰:此诗气局最宽,语致最简。

  申涵光曰:起势奇崛,若安放在中间,亦常语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