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人皆有不忍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诗人介绍
孟子

孟子孟子    mèng z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更多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