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邢恕
诗人介绍
邢恕

邢恕   xíng shù

郑州阳武人,字和叔。登进士第。曾从程颢学。以荐为崇文院校书,因非议新法,被贬七年。后复官,历著作佐郎、职方员外郎。哲宗绍圣初,累官御史中丞,助章惇、蔡卞,诬谤宣仁太后,排斥元祐诸人。蔡京入相,为泾原经略安抚使,所谋皆迂诞,夺职。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
本    名
邢恕
字    号
字和叔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人
主要作品
《朝阳岩绝句》《朝阳岩绝句》《酬魏少府侍直史馆》《独游偶题》《华严岩》等
诗人诗词
人物简介
历史事件
历史杂谈
人物简介

元丰二年(一〇七九)。为馆阁校勘(同上书卷二九八)。谄事蔡确,累迁职方员外郎。哲宗即位,除起居舍人。元祐四年(一〇八九),蔡确败,贬永州监仓(《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哲宗亲政,知青州,召为刑部侍郎,累迁御史中丞。元符中出知汝州。徽宗即位,贬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居均州。崇宁三年(一一〇四)蔡京当国,起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〇)。以谋略乖方,徙知太原等州府,未几夺职。卒年七十。《东都事略》卷九九、《宋史》卷四七一有传。在《宋史》邢恕与蔡确、吕惠卿等被列入奸臣传,终来三百年,不乏贤士明哲,但奸佞之臣亦非鲜见。一旦小人得志,便退其狡谋,屡设奸计,误国误民。邢恕便是其中的一个。

历史事件

邢恕曾师从当时的著名哲学家程颢,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时贤士争相与之交往,他也经常出入当时朝廷重臣司马光、吕公著等门下,不由得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但邢恕这个人天资反覆、善为表露,外持正论却内藏奸滑。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9~1077年),邢恕考上进士,补为永安主簿。经吕公著推荐任崇文院校书。邢恕很不知足,就对王安石的儿子王滂讲了一大堆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的弊端。王安石大怒,想要处置他,谏官也上疏神宗说邢恕本是新科进士,未历官即处馆阁,多有不妥,于是二罪归一,邢恕被赶出朝廷,出任延陵县的知县。不久延陵县被撤消了,邢恕也没被另调他职,变成了“无业游民”,游荡在陕、洛之间,一去便是七年。这七年,邢恕心中自然憋了一股无名火。好在总算“夺得云开见月明”,七年后,朝廷又忽然想起了他,恢复其官为校书。吴充又任用他为馆阁校勘,不久又迁为历史馆检校、著作佐郎。公元1082年,蔡确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与吴充有隙,于是公报私仇,把吴充所任用的人统统驱逐下台。邢恕的心中一下变成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食不安,睡不稳。每日深居府第,不敢出门,生怕让蔡确撞着,给他提了醒儿。偏是这时,神宗皇帝读了一篇邢恕所写的《送文彦博诗》,而且还在蔡确面前称赞该诗文辞清丽,颇具功力,蔡确何等人也?立刻进邢恕为职方员外郎。邢恕不知内中根由,一时感激涕零。蔡确又看出皇帝有复用司马光、吕公著之意,回想当年邢恕未及第时便常出入此二公之门,于是又掉过头来巴结邢恕。邢恕也以蔡确为靠山,深自附托,为蔡确出谋划策,收召名士,在政事上提一些“改革”的建议,二人越发情投意合,仿若素交。

历史杂谈

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5年),神宗皇帝龙体欠安,有不祥之状。当时神宗的儿子延安郡王赵熙刚刚八岁。邢恕和蔡确商议欲另立皇储。二人设下一计,邢恕偷偷对宣仁太后的内侄高公绘、高公纪说:“我家后花园里,有白桃树近日开花,道书上说此花可治皇上的贵恙,两位可否到寒舍一见?”公绘、公纪不知其中有诈,听说能疗上疾,毫不犹豫地驱车而往。一进邢府,便要去花园看花,不料邢恕忽然神秘兮兮地牵住二人的手说:“邢某请二位来舍下,并非看花。是奉蔡相之命结心腹之交。如今皇上的玉体难讳,延安郡王尚在年幼,我们应早做定夺。某以为雍王、曹王皆有道贤王,公以为如何?”至此,公绘、公纪才恍然大悟,公绘当即严辞驳斥,道:“你怎么如此对我讲话?难道你要让我犯灭族之罪吗?”说罢拂袖疾行而出。邢恕恼羞成怒,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于是反咬一口,四处说宣仁太后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王珪密谋欲废太子延安郡王,另立雍王为帝。又让蔡确以约王珪同探上疾为由故意提皇上有疾,太子尚小一类话,套王珪的心里话,然后又命当时知开封府的蔡京执剑隐伏其外,只等王珪不慎说出什么,便立刻冲出来,以谋反之名杀了他。王珪却只是说:“皇上自有子嗣,何况延安郡王已被封为太子,我等怎有他意?”邢恕闻听气急败坏,计无可施,只好换一副嘴脸,自称是定策拥立延安郡王的功臣,四处招摇。元丰八年三月,神宗驾崩,哲宗继位,其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邢恕因“定策有功”迁左司员外郎、起居舍人。邢恕不甘寂寞,又引经据典为公绘拟写奏折,乞尊崇朱太妃,为高氏异日打算。宣仁太后阅罢奏折,颇感惊讶,问公绘:“你平素不多识字,如何写出这等文章?从实讲来!”公绘不敢隐瞒,具实以奏。太后一怒之下将邢恕黜为随州知府,后又改为汝襄、河阳知府。哲宗绍圣初年(公元1094年),章惇、蔡卞得政,力排元祐党人,引恕自助,召为刑部侍郎、再迁史部尚书兼侍读,旋改御史中丞。邢恕是个颇不知好歹的家伙,一下爬上来又反诬宣仁太后当年有废哲宗之谋,并引用司马光所说的北齐娄后宣政故事以作佐证。又让宣仁太后的伯父高遵裕之子高士京追讼他父亲生前,王珪曾和他哥哥高士充谋议拥立雍王,遭到高遵裕的反对。还让蔡懋上疏弹劾文及甫和拟隐辞,历抵梁涛、刘挚曾阴图不轨。又给司马光、吕公著加了一大堆罪名。章惇命蔡京在同文馆设狱,组织万端,详察此事,结果毫无所得,绝属子虚乌有。邢恕却毫无愧色,怡然自得。邢恕不仅会罗织莫虚有的罪名上谤君后,下诬忠良,也会装模做样地取悦皇上。有一次在经筵读宝训,讲到仁宗皇帝谕辅臣说人君如修举政事,“则日月薄食、星文变见为不足虑”,邢恕说:“上皇所言虽合《荀子》之说,然而自古帝王谁肯说自己是不修政事之人,果真如此,则天变进废了。”哲宗对邢恕颇为嘉赏,但章惇恐他出了风头夺了己位,寻了个借口,又将他贬为汝州知府,不久又迁徙到应天府,后来又迁为南安军知事。徽宗继位,蔡京专权,又起用邢恕为鏖延经略安抚使,不久又改为泾原经略安抚使,擢至龙图阁学士。恰好逢西夏人南侵,蔡京又任用他为西北边帅。邢恕网罗罪名还有一套,领兵杀敌却是一窍不通。他一会儿建筑萧阁,一会儿用车战法,一会儿又改熙河造船,计谋迂诞,根本行不通。转运使李复直言不讳地说邢恕的计谋简直如同儿戏。徽宗也很恼恨他的乖张战术,无奈蔡京力荐其“贤”,不得罢免。边关日见吃紧,报急的文书日至京师五、六次,蔡京也慌了手脚,贬逐邢恕为太原知府,后连又徙永兴、颍昌、真定,最后夺了他的职。邢恕当初以策士自居,跟程颢学过一段时期的理学,因此上结识了司马光和吕公著,中进士后,吕公著推荐他做了崇文馆校书。王安石也很喜欢他,曾经让人带话给邢恕,让他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太锋芒,好等待更好的时机,邢恕不但不停,反而说新法不好,王安石就找借口让他去外地做了县令。后来吴充作宰相时,又让邢恕做了馆职。吴充死后,蔡确顶替吴充的位置,把吴充任用的人,全都想法挤走,邢恕正在担心自己也要被挤走的时候,宋神宗向蔡确称赞邢恕在送文彦博时写的诗不错,蔡确就打消了挤走邢恕的心思,又看到神宗有启用司马光等人的意思,因为邢恕和司马光他们关系不错,因此上就极力和邢恕搞关系,邢恕也抓住机会,和蔡确走到了一起,成为蔡确的主要谋士。宋神宗生病,病情不可知,邢恕和蔡确商议,觉得这个时候,可以大展拳脚,拥立一个没有希望做皇帝的人做皇帝,自己的地位会很稳固,可以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于是借口家里桃花开得好,邀请高太后的侄子公绘、公纪来蔡确家,想把话头说明,借口哲宗年幼,应从神宗的同母弟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中间挑一个做继承人,吓得高公绘、高公纪夺门而出。看到自己的这个计谋没有成功,邢恕又生一计,散布谣言说首相王珪和高太后互相勾结,打算立雍王赵颢当继承人,并让蔡确邀请王珪到蔡确家,说要一起入宫探问宋神宗的病情,并让蔡确套王珪的话,让蔡京埋伏武士在外面,如果王珪有拥立雍王的心思,就立即杀了王珪。没想到王珪说神宗自有孩子,现国家平安,不是立国之储的情况,因此商定议由哲宗继位。蔡确和邢恕的计谋无法施展,只好对外面说,立哲宗他们出了大力。宋哲宗即位后,邢恕升了官,可是觉得还不满意,就替高公绘写了一个奏章,请求尊崇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好为高氏的将来打算。太皇太后高氏看到这个奏章后,很是生气,质问高公绘是在谁的指示下写的这个奏章。高公绘说是邢恕,太皇太后立即把邢恕贬斥到了外面做了知州。这时候,蔡确也开始失势。司马光、吕公著做了宰相后,蔡确就被这些人排挤,韩缜入相后,提拔自己的两个侄子作了列卿,蔡确又指示御史弹劾,得罪了在朝中很有势力的韩氏一派。于是韩缜就揭发了蔡确以前和邢恕的阴谋,终于在原有元年被排挤出了朝廷。第二年,又因为自己的弟弟蔡硕贪污案牵连,被贬斥到邓州。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