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刘师复
诗人介绍
刘师复

刘师复   liú shī fù

刘师复,三会人。道士。与赵文等并称七逸(赵文《青山集》卷四《七逸画记》)。宋遗民。今录诗十一首。
本    名
刘师复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广东香山
去世时间
1915年
主要作品
《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题汪水云诗卷十一首》等
主要成就
暗杀满清政府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广州将军凤山、摄政王载沣等人
信    仰
无政府主义
诗人诗词
人物简介
世界语者
人物简介

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家和活动家。原名绍彬,字子麟,学名绍元。1884年 6月 5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904年赴日本留学时更名思复,后又改为师复。1912年组织“心社”时废姓,遂称师复。青少年时期,曾两次应童子试和乡试,第一次得补博士弟子员,第二次落第。在日本留学时,与俄、日虚无党人接触,受到恐怖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05年 8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底,由日返粤,参加香港《东方报》的编辑工作。次年,在故乡石岐镇创办“进德女学”和“武峰阅报社”。1907年春,受同盟会派遣到广州谋刺水师提督李准,不慎受伤,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0年在香港组织“支那暗杀团”,幻想以个人恐怖行动警醒社会,推动革命。1912年 5月,支那暗杀团解散,他在广州组织了“晦鸣学舍”,发刊《晦鸣录》,在国内宣传无政府主义。同年7月,又与黄涓生、华林、袁振英、区声白、黄凌霜组织“晦鸣学舍”的外围组织“心社”。1915年 3月病逝于上海。著作有《师复文存》、《伏虎集》等。刘师复反对一切强权,主张绝对自由。他认为强权违背人类互助的本性,扼杀人类的自由。国家起源于强权,是强权的象征,是万恶之源,要使人类获得自由,必须废除国家和铲除一切强权。他希图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人人自由,人人自治,以独立的精神,行互助的准则,一切生产要件均为社会所有,没有偷盗、抢劫和杀人放火,也没有自私自利,唯有劳动与互助。刘师复主张通过平民大革命的道路消灭国家、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的理想制度。他把革命进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报章、书籍、演说、学校等传播无政府主义,使多数人明了将来社会组织的美善;第二步,实行总同盟罢工,推翻强权政府,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他还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主张寡嗜欲,薄荣利,试图通过个人的自我完善,抵制社会的恶习和虚伪道德。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在民国初年产生过一定影响,相当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手工业工人接受了他的无政府主义主张。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的深入,刘师复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消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逐渐消失。

世界语者

刘师复(1884-1915) 广东香山(现中山市)人。原名刘绍彬,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思复、师复。号子麟。曾用丹水、寥士、净慧居士等笔名。世界语名Sifo。1901年在香山县创设演说社,提倡革命,1903年创办阅书报社。1904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从事刺杀满清官员的活动,不幸炸伤手腕被捕。1909年获释后即赴香港参加反清运动。1909年在广州平民公学附设的世界语夜校跟随留法学生许论博学习世界语。1911在广州创建晦鸣学社,宣传无政府主义和世界语。1912年与许论博共创广州世界语学会,被推选为副会长。不久,国际世界语协会任命许、刘为广州正、副代理员。1913至1915年主编《民声》杂志,每期均辟4页世界语内容,宣传、推广世界语。后因积劳成疾死于上海。终年31岁。逝世后他的墓碑祭文全文用世界语雕凿而成。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