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张宪
诗人介绍
张宪

张宪   zhāng xiàn

(?—1142)阆州人。为岳家军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高宗绍兴四年,参加收复襄汉六郡战役,攻取郢州后,与徐庆、牛皋等进克随州,又和王贵等大败金将刘合孛堇及伪齐将李成数万联军,复邓州。十年,从岳飞北伐,领兵夺据颍昌府、淮宁府。郾城大战后,引军攻拔临颍,并与徐庆等在临颍附近再破金兵。以战功官居观察使。十一年,岳飞罢兵权,改任鄂州大军副都统制。秦桧、张俊使军人王俊诬告其策划为岳飞收回军权,与岳云同时被捕。在狱中被拷掠至体无完肤,终不伏罪,遂与岳氏父子并遭杀害。
本    名
张宪
所处时代
元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去世时间
公元1142年
主要作品
《寄中山隐讲师》《留别赛景初》《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胡姬年十五拟刘越石》《咸淳师相》等
主要成就
击败曹成、平定吉虔、收复襄汉
诗人诗词
人物生平
历史评价
家庭成员
后世纪念
艺术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从军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张宪已经在岳飞军中崭露头角。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奉命到江南西路讨伐叛将李成,留下张宪在徽州保护军队家属。徽州知州孙佑拒绝付给钱粮,张宪与之发生龃龉。后张宪以三日内离开徽州为条件,才得到粮食。

平定内乱

绍兴二年(1132年)四月,岳飞讨伐曹成,张宪与吴锡军自全州南下,解除曹成对桂州之围。张宪奉命攻打荔浦县的莫邪关,其亲兵郭进奋勇先登,攻破关城。当时第五将韩顺夫夜晚放松警备,饮酒作乐,当夜敌军悍将杨再兴率军反扑,杀死韩顺夫和岳飞之弟岳翻。张宪与后军统制王经率部击败杨再兴。闰四月,岳飞在贺州击败曹成后,命张宪统兵与徐庆、王贵招降曹成党羽两万人。张宪在追击中俘获杨再兴。当时曹成的部将郝政率部逃到沅州,头戴白色毛巾,发誓为曹成报仇,号称“白巾贼”,张宪到沅州一举擒获赦政。绍兴三年(1133年),当时虔、吉二州盗贼反叛,他们联合兵力寇掠循、梅等十几个州郡,宋高宗命岳飞领军前往讨伐盗贼。张宪跟随岳飞平定虔、吉二州盗贼,因功从武功郎、閤门宣赞舍人之职升任为武略大夫、吉州刺史等。

随军北伐

绍兴四年(1134年)四月,在岳家军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特赐王贵、张宪、徐庆捻金线战袍和金束带。岳飞派遣张宪收复随州,随州敌将王嵩不战而逃。张宪又率兵向邓州进发,距离邓州城三十里时,遇到敌军数万人前来迎战。张宪与王万、董先各自派出骑兵向敌人发起突击,金将刘合孛堇、伪齐将领李成数万联军大败而散,于是收复邓州。张宪又在唐州再败伪齐军。襄汉之役后,岳飞因母亲姚氏患病,于是上奏宋高宗,请求回家侍奉母亲,并将岳家军人马暂且交由张宪和王贵主管,宋高宗没有同意。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派遣部将李道讨伐湖南盗贼张平。在张平准备与李道对峙之时,张宪突然取代李道,作为指挥官出现在宋军阵前。毫无心理准备的张平见之大惊,因惧怕张宪,顿时气夺,全军不战自溃,投降岳家军。这是岳飞特意安排的心理战术,利用张宪的威名,达到震慑敌首、兵不血刃平定贼寇的效果。绍兴六年(1136年),岳家军二次北伐后,岳飞眼疾发作,张宪以同提举一行事务的身份,在鄂州主持军务。同年冬天,张宪参加对伪齐军的反击。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因并统淮西等军、大举北伐的计划被宋廷取消,愤而辞职。全军将士“汹汹生异语”,薛弼请当时告病假的张宪出面抚定。绍兴八年(1138年)正月,金国蔡州知州刘永寿等人杀死金将兀鲁孛堇,率领军民归宋,岳飞命张宪前往接纳。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和议,金国“归还”宋朝部分土地,张宪奉命统兵护送赵士、张焘等前往西京河南府祭扫皇陵。

大破宗弼

绍兴十年(1140年),金国背叛盟约入侵南宋。岳家军在几乎是孤军无援的情况下,正面推进,发动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张宪率领半数的岳家军出兵北宋故都汴京以南地区,与此相配合的是王贵率领另一支岳家军兵进京西。张宪率部在颍昌进击金将韩常,收复颍昌城。官兵们勇气百倍,猛打猛冲,又收复淮宁府。金国用来拱卫开封的三大重镇,四日内连失其二。郾城战后,金国军事统帅完颜宗弼非常恐慌,急急忙忙收集兵众十二万余人,进犯临颍,妄想孤注一掷,以求一逞。张宪从淮宁府回师后,指挥前军、背嵬军、游奕军等“诸军人马”,前往临颍,寻求与完颜宗弼大军决战。前锋杨再兴以三百多名骑兵与完颜宗弼猝然相遇在小商桥地区,宋军以一当十,拼死与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杨再兴亦以身殉国。完颜宗弼怯于同张宪对阵,在夜色的淹护下,仓惶逃走,率军转攻颍昌。张宪于十四日天明时,一鼓击败完颜宗弼留下的八千金兵,轻而易举地重占临颍县。同时张宪派部将徐庆、李山在临颍东北部歼敌六千人,获得战马一百匹,追击逃奔的金军十五里,中原地区大为震动。岳飞大军乘胜挺进朱仙镇,距离故都汴京只有四十多里,中原百姓为之大振,纷纷响应。就在这关键时刻,秦桧屈从于金“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挟,在宋高宗的默许下,与张俊相勾结,密谋陷害岳飞,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当时张宪也跟随岳飞回朝。

含冤而死

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被解除兵权,离开鄂州回到庐山。张宪任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秦桧秘密收买岳飞部将中曾因过失受到岳飞惩处的王贵等人,利诱威逼其诬告岳飞谋反,诡称岳飞之子岳云写信给张宪,人张宪向朝廷假报金人入寇,以助岳飞夺回兵权。这些罪状没有任何根据。他们便对张宪严刑拷打,妄想迫使张宪根据他们编造的谎言自诬,作为杀害岳飞父子的证据。张宪备受酷刑,体无完肤,始终不屈。张俊最后只好自己动手,编造供词,以告秦桧,将张宪械囚至杭州大理寺。万俟禼,罗汝缉诬陷岳飞写给张宪等人的谋反信,已被张宪等焚毁灭证。韩世忠责问秦桧,秦桧说:“岳飞的儿子岳云写给张宪的谋反信件虽然没有找到,但这件事可能是存在的。”韩世忠愤愤地说:“莫须有怎么服天下!”同年岁末,张俊和杨沂中亲赴临安闹市(今杭州市众安桥),将张宪和岳云处斩。张宪家属流放广南和福建路。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又毁约南侵,宋高宗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等子孙家属,可以从流放地自由迁徙。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张宪追复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原官,四子各补官承信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宋廷追赠张宪为宁远军承宣使,任命书由张宪之子忠训郎、前黄州听候使唤张敌万收执。至此,张宪冤案得以昭雪。
历史评价

《宋史》:“张宪等五人皆岳飞部将,为敌所畏,亦一时之杰也;然或以战没,或以愤卒,而宪以不证飞狱冤死,悲夫!”

家庭成员

张宪有四子,一子名为张敌万,其余三子名不详·。

后世纪念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川北道道台黎学锦在南津关竖立宋张烈文侯故里碑,又在锦屏山东麓的连峰楼左侧,依山傍水,建成张烈文侯祠一座,右侧立《张烈文侯祠碑序记》石碑二块。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毁无遗。1985年重新修建了张宪祠,并塑了张宪高大威猛的遗像。今张宪祠位于四川阆中市锦屏山,门前悬挂“佐岳王图复兴功臣同祸莫须有,祀强魂仰祠宇遗像传神阿堵中”对联一副。正殿对联为:“佐少保力战中原,果能痛饮黄龙,知公必在;共西湖同存庙貌,纵令深诛白铁,遗恨难消。”以使抗金骁将千古传颂,烈文侯祠万世仰英。张宪墓在仙姑山下东山巷口,今杭州市仁寿山公园内,距岳庙仅百步许。元杭州路总管夏思忠尝立石标其处,岁久石断伏榛莽忠,漫无可考。明正德十二年丁丑有布衣王天佑,偶得断碑,识其故址,遂白于当道,重为封树,并立祠墓所,建坊通衢,以崇忠荩。阅岁滋久,重又倾圮,神道碑亦不存。同治十一年升用县权仁和尉桐城吴廷康,请于大宪,再度修葺,并补立两碑,以便稽考。现墓尚完好,唯当年祠宇,久已片瓦不存,仅荒烟蔓草中尚有石坊一座,及唐皋创祠记穹碑一方,聊供人凭吊而已。杭州传说,秦桧因忌惮张宪,惧其冤魂复仇,因此将张宪遗体斩为七十二块。当时人皆忿恨不平,咸欲诛桧以啖其肉,遂建七十二座资福庙,祭拜张宪与岳云。二将英灵不泯,里人祀之往往得福得利,遂以资福资利名祠。至孝宗时武穆冤白,追赠为鄂国武穆王,云为继忠侯,宪为烈文侯,里人改额为忠烈二侯祠。查杭市资福资利等庙甚多,今仅存江干大资福庙,系宋景定二年所建张宪专祠,号天下都土地,庙貌宏伟,当时为全杭最。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张宪使一条虎头錾金枪,武力高强,战功卓越。岳飞部将施全被强盗董先数合杀败,正值张宪前来投奔,几十枪便杀败董先。牛头山救驾之时,张宪大战金兀术,并削掉其一只耳朵,救出宋高宗。岳飞北伐时,两番大战陆文龙,与曹宁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和岳飞父子同时在风波亭遇害。在刘兰芳评书中基本与《说岳全传》中故事相同,但添加张宪与岳飞之女岳孝娥的恋情;同时年龄设定更幼,言其死时仅21岁。

影视形象

岳飞影视形象(2张)1984年电视剧《十二金牌》曾伟权饰演张宪;1988年电视剧《八千里路云和月》文星饰演张宪;1994年电视剧《岳飞传》郑恕峰饰演张宪;2013年电视剧《精忠岳飞》崔林饰演张宪。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