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刘珏
诗人介绍
刘珏

刘珏   liú jué

(1410—1472)苏州府长洲人,字廷美,号完庵。宣德中,苏州知府况钟举为吏,不就,得补生员。正统三年中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年五十弃官归。博学工诗,擅行草,长山水,精于鉴赏,富于收藏。有《完庵集》。
本    名
刘珏
字    号
字廷美号完庵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出生时间
1410年
去世时间
1472年
主要作品
《挽夏太常仲昭》《寄傲园小景十幅》《答陈醒庵·画舫频过柳外庄》《寄沈同斋》《答陈醒庵》等
诗人诗词
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刘珏[jué]为官清正,浙江甫田县丞督赋侵吞渔税,被告以“黄金二百两”委托亲戚向他行贿,他正愁缺少证据,便以此为突破口,查明了赋税被侵吞的真相。无锡有个贪官因受贿事发,托人送来500两银子,求他去向办案人说情。刘珏严拒,并对来人说:“不亟去,当讯之于官!”

刘廷美为刑部主事居京师,与徐武功、刘原博诸公为诗友,每相过,必谈论达旦。尝岁除,原博邀之守岁,廷美因挟所藏钟馗画像求题,原博遂援笔大书一诗于上。明旦持归,县之中堂。京师每正旦,主人皆出贺,惟置白纸簿并笔研于几,贺客至,书其名,无迎送也。是日朝罢,刘定之、黄廷臣两学士首至,见此诗,各摘簿一叶录之去。朝士继至者,皆摘录之。顷间,簿已尽矣。廷美晚回,索簿阅贺客以图往报,家人告其故。明日,复置一簿,亦如之。中书舍人金本清戏谓廷美曰:“此钟馗乃耗纸鬼也。”一时京师传为奇事。原博诗曰:“长空糊云夜风起,不忿成群跳狂鬼。倒提三尺黄河水,血洒莲花舞秋水。飞萤负火明月羞,栎窠影黑啼鸺枭。绿袍乌帽逞行事,磔脑刳肠天亦愁。中有巨妖诛未得,盍驾飙轮驱霹雳。如何袖手便忘机,回首东方又生白。”

刘完庵薄于仕宦,年五十遂解组,时有宪臣索题《牧牛图》,为赋诗曰:“牧子驱牛去若飞,免教风雨湿蓑衣。回头笑指桃林外,多少牧牛人未归。”宪臣亦感泣挂冠去。

成化初,琼台邢公宥为苏守,以梅华求题,廷美赋绝句云:“岁寒相见在天涯,玉色珠光带露华。笑杀玄都狂道士,种桃何不种梅华?”邢公得诗甚喜。后邢公以郡中久荒,陂荡起税,民心颇怨,有投诗刺之者曰:“量尽山田与水田,只留沧海与青天。渔舟若过间洲渚,为报沙鸥莫浪眠。”邢公闻之,以为廷美所作,衔之。或劝往白,廷美曰:“彼奈我何?”后廷美卒,邢公吊祭皆不往,人多非之。

相关诗人
Top